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會議能源問題,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機還不容易?那可是19世紀的產品!”羅鐸反問,“我們的原動機不可能一直靠儲備運轉,總有一天要消耗完的。”
“蒸汽機還真沒搞過,”機械組裡交頭接耳的一小會,馬千矚站了起來,“蒸汽機原理大家都明白,現成的設計資料也很多,我們有信心造出來的。鍋爐是主要難點,看我們的材料能到什麼樣的地步,這得看冶金部門的水平了。”
“目前冶金部門也算在工業組內。”蕭子山說明了一下,“我記得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員的。”
“不錯,我們有個冶金專業的大學生。”說著幾個人哈哈大笑了起來,有個年輕的男生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你們組內先協調出個方案吧。請繼續。”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羅鐸顯得很興奮,露出點疲憊的神情來。
“為什麼不考慮生物柴油?”有人發問了,“最近這方面的報道相當多,很多國家都進入到實用階段。”
“對,我記得海南有一種煤油樹,割開樹皮流出來的油就能點燈。”
“也只能拿來點燈而已,它並不是真正的煤油。”馬千矚在那裡侃侃而談,“生物柴油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雖然可用作原料的油料作物有很多種,包括油茶、臭油桐、黃連木、竹桐等等,但產出的油都不能直接做柴油用,必須進行一系列的改性處理,另外,不管你是什麼煤油樹還是其他什麼油料植物,光有幾棵或是一小片樹林都沒用,一般這類種植基地都在百畝以上才能形成有效的供應。”
“順便我要指出一點,油楠必須長到胸徑到40-50厘米時才能產油。就目前的發現來看,海南只產在三亞、樂東、東方、昌江、白沙這些水溫環境較臨高、儋州更好的地區。”農業組有人發言了。
“我們可以熬松根油。二戰時候日本人這麼搞過,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裝置就能煉出航空汽油來。”
“沒錯,但是這個費效比太可憐了。日本人差不多是全民動員才煉出了區區幾萬桶,而且海南也沒這麼多松根給我們挖。”
“酒精呢?”生物燃料黨繼續著努力。
“可以代用,不過酒精的熱值太低,而且有發動機積炭的問題,並不是理想的代用品。”
“關於石油類產品的代用問題,我還有一點看法。”又有人站了出來,“我叫鍾利時,從事的是油頁岩乾餾裝置設計方面的工作。我曾經為海南的儋州市的一家煉油廠設計過油母頁岩的煉油裝置。
“該市有豐富的油母頁岩儲量,油頁岩乾餾出來的產品可進一步提煉出各種石油產品。這點來看製造汽油和柴油不成問題。”
“儋州在哪裡?”下面有人小聲的說。
“就在臨高的西面。很近。”
“那這個資源還真是不錯。”
“我簡單介紹下,長坡油母頁岩含油率%,與褐煤伴生。長坡礦有兩層主要礦體。厚度分別為6米、米。開採方式主要為露天開採。
“我們可以採取茂名式爐進行處理,處理能力為每爐每日50噸礦石,油回收率60%。結合長坡油母頁岩%含油率,每爐每日可出噸原油,這還不包括汽油、氨等副產品。
“這種爐不需要太多資源和人力就可以建造,投產一座日處理1600噸的小廠,也就是……32座爐,另外還需要瓦斯加熱爐2臺、通風機房1處、洗滌塔2座、冷卻塔2座、煙囪2個――這些我都是現成的設計圖紙,裝置製造難度也不大。這樣的廠一天就能獲得原油48噸,還能獲得汽油、氨、煤氣、酚這些副產品。都是很有用的。
“油母頁岩的原油質量是很好的,可煉製高品質的柴油,所以我認為柴油機和汽油機都可以正常的運作,用不著什麼煤氣機。”
“日處理1600噸!”羅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