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4章 紅夷大炮,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時候表現不佳,但是李陌刀隱隱約約的感到,這些炮彈是各有它們自己的用途的,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要是身邊有個通西洋炮術的人就能問個明白了。”李陌刀心想。

論及西洋炮術,何鎮當然是兩廣軍中的第一人,但是他只是個小小的守備,怎麼敢去隨便請教鎮臺大人。

“炮膛刷洗乾淨了就準備套馬回營。”他吩咐士兵們刷洗炮膛,收拾物件。

士兵們牽來新近置辦來的川馬,套上大炮。川馬體小力弱。這種炮車製造的非常笨重不說,而且沒有火炮前車,牽引的馬匹不但要往前拉,還要承擔壓在背部的重量。利用畜力的效率很差,非得七八匹馬才能勉強牽引。李陌刀知道本地蒙古馬很稀罕,江南和廣東也不養騾子,只好用川馬湊數。

“這馬的力氣太小了,還不如騾子。”他身邊一個把總說。

“這是南方的小川馬,比山東的驢子還小。”李陌刀說,“拉起車來還抵不過一頭驢子。走山道馱運貨物還成,拉車拉炮都不行。”

“卑職看此地牛很多,不如用牛。”

“牛太慢了。”他搖頭,“而且容易受驚。戰場上炮銃一發,牛一驚豈不是立刻就要壞事。”

不過,牛有長力,力氣也比這勉強拖動大炮的川馬來得大。不過營裡超過一千斤的大炮就有三十多位,每位用牛四頭就得要一百多頭牛,還有配有相應的民夫。這筆額外的開銷也不知道何鎮願意不願意。

回到營寨安頓完大炮,李陌刀又去了亞鞋娘山下的火藥工場,離著軍營炮臺大概五六里遠,有一大片窩棚,是製造火藥的作坊。那裡日夜不停地從各地用船運來製造火藥的材料:硫磺、木炭和硝石,間或也運來一些其他東西,有曬乾的人糞便,烏頭之類有毒的中草藥,還有石灰桐油之類。

李陌刀身為火器營的主將,對火藥的供應最為關注。官軍雖然不缺火藥,但是火藥的質量卻是千差萬別。差得火藥只能冒出一股黑煙,炮彈出炮膛就掉下來的事情也發生過,有時候藥性太強,直接炸膛,往往令炮手死傷慘重。

這次出征,何如賓委他兼辦製造火藥彈丸。他統帶火器營,火藥彈丸是事關生死的事情,不能不重視。

棚子裡架著許多大鐵鍋,正在熬煮著什麼,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李陌刀知道這是在提純硝和硫磺。

不遠處三個石制的大碾盤,用川馬牽著,碾碎木炭;有許多民夫在那兒“咚、咚”搗碎灰燼,還有許多人在篩灰燼,篩出細的黑色的粉末。又有人按著規定的比例,在木炭粉中加進硫磺、硝等東西,製成火藥。

製成的火藥粉被裝入石槽裡,工匠們用粗大的木杵不斷的在石槽裡舂著火藥粉,有老匠人坐在一旁,時時用手搓捻藥末,加入一些清水。火藥粉要舂得越細越好,李陌刀記得書上是規定要舂五千下以上,也不知道工匠們是怎麼計數的、

另有一些工匠用向攤開的火藥粉末噴灑著用麥子浸泡出來的略有粘性的水,然後再用竹篩子搖出各種粗細不同的顆粒火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