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0章 三良市的準備,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溝必須深12尺,寬20尺。堤岸高30尺,任何有可能的地方,其堤岸上都要安裝竹籬笆,竹籬笆至少要6尺高,頂部必須削尖。凡是要修築牆壘的,牆高不能少於12尺,厚度不能少於12寸。溝渠上要架設吊橋利於百姓出入。修築籬笆或者圍牆的,要修築可供守衛的大門供出入等等細節一應俱全。
三良市的團練公所掌握的的操練鄉勇有三百人。加上市鎮上各家大戶的家丁僕役,有五百多人可以隨時廝殺。這些人每天都進行操練,每月還有一兩銀子的安家費,雖然沒有見過仗,但是士氣很旺。
這部分人之外,必要的話把全市的百姓裡16~60歲男丁全部武裝起來還能有好幾百人可以守寨。至於刀槍弓箭之類的武器公所儲備了不少,鐵匠鋪也能繼續打造。
三良市從縣裡買了幾門大炮,後來羅天球嫌縣裡的大炮質量太差價錢還貴,乾脆買了鐵料讓本鎮的鐵匠自己鑄造火炮。七七八八的也造了四五十尊大大小小的火炮。放在各處寨牆上。又造了許多單眼銃、三眼銃。這裡靠近澳門,羅天球從廣州還搞到了幾支葡萄牙人的火繩槍。
只是沒有鎧甲――這東西屬於禁品,就算羅家也沒膽子私藏得。若是縫製棉甲,廣東這地方大多數時候又實在沒法穿用。不過有沒有鎧甲羅天球並不在意。這裡地形複雜多水面,穿著鎧甲打仗反而不方便。
至於壕溝籬笆圍牆之類,三良市早有預備,時時加以修繕加固,又從全鎮徵銀,修了四座堅固的碉樓。這碉樓的底座全用石塊,防著被掘洞,上層用青磚,除了頂部稍有木料之外,全都用石塊磚石。碉樓有水井,儲備有糧食武器和火藥,不但可以居高臨下的瞭望和炮擊進攻的海賊土匪,萬一鎮子被攻破,還能讓人進去躲避繼續堅守。
羅天球出面和鄰近的幾個村落結成了聯保,言明一處預警,各處都來增援。三良市因為兵強馬壯,附近的村落都願意和他結好。所以周邊十來個村莊都和三良市進行“聯保”。一旦有事,各村可以集結起幾千人來。
這一番佈置雖然稱不上固若金湯,在東莞縣裡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了。他在公所裡和充任委員計程車紳們一起談話,又見了統帶鄉勇們的頭目和各家的子侄,說了些勉勵的話。最後,又單獨和羅和英單獨見了一面,告訴他明日到縣裡去統帶鄉勇。羅和英聽說有這樣的好事,連連給這位族伯請安道謝,說了一筐子奉承話。
雖說看起來整個三良市沒有什麼讓他擔心的地方。惟一讓羅天球擔心的是能夠帶領鄉勇打仗的人不多。公所有聘請鄉勇教頭之類的人物,但是這教頭上個月突然發急病死了。如今還沒有人來接替。各家士紳大戶的子弟裡能舞槍弄棒勇悍敢戰的人也有幾個,卻沒有經過什麼真陣仗――僅僅能打還不足以帶領鄉勇打仗。至於鄉勇的頭目,大多是各家的家丁之類的人物,不見得有多少真本事。沒有一個經驗豐富有實戰經驗的武師打頭,他實在放心不下。
“開出了十八兩銀子一個月的價錢,倒是來了不少人,”公所的團練委員,本鎮的一個鄉紳袁開榜嘆道,“一試射箭的功夫都不行。個個都是混飯吃的廢物。”
袁開榜也是個武秀才――不過明末的武科舉流於形式,徒有虛名的成份很大,即使是武舉人也沒有人多少看重。一般孔武有力的大戶鄉紳子弟,花幾個錢弄個武秀才、武舉人之類的功名並不難。
他還不算是徒有虛名的,至少他的大刀功夫從小受過名師指點,揮舞起來頗有功架。而且頗有一股勇悍不怕死的勁頭。幾年前一次與小股水匪的衝突中他手刃三人之後名聲大噪。因而袁開榜頗為自得,自詡為三良市的“長城”。在鎮子上橫行霸道,連羅家的人對他也要禮讓幾分。
羅和英在團練局裡常和這二楞有摩擦,羅天球把他舉薦到縣團練局去,即是提攜他也包含著把這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