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紫珍齋,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現在不僅高家的舉動郭逸一清二楚,濠畔街、乃至廣州城裡的街聞巷議,郭逸都能及時的知道。
郭逸的下一個目標,是在廣東全省建立起初級的情報和貿易網路,眼下是依靠起威鏢局。在他的策劃下和財力支援下,孫掌櫃擴大了起威鏢局的外櫃規模,在全省主要水陸碼頭、交道要道和商品集散地都安置了各種產業,收購田莊、開設客棧,車行。孫可成是即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現在農村凋敝殘破,自己的徒子徒孫、同鄉親誼在鄉下混不下去了投奔他的人很多,郭掌櫃的要他大辦外櫃正好解決了這些人的吃飯問題,憂得是他從沒見過人這麼做買賣。第一家字號都不知道能不能賺錢,第二、第三家就接二連三的開出來,而且這勢頭,怕是全廣東都要布上字號,花出去的錢讓他心驚肉跳――僅僅對雷州的佈局,前後就花去了一千兩銀子,郭掌櫃還再三吩咐:多買土地田莊和榨坊,能買多少買多少――這麼折騰,就是文掌櫃家有金山銀山都不夠使啊。
他心裡犯嘀咕已經好幾天了,新年一過便急著來和郭逸商量,是不是把擴張的步子收小一些
沈範走過前院和正廳,穿過一道由鏢師把守的月洞門。內裡是個清新雅潔的小院,院裡有三間正房,便是紫珍齋的賬房了。長窗都開著,只見郭東主和孫掌櫃正在其中說話,孫可成滿面憂愁,確又連連點頭。沈範是二十多年的夥計當過來的人物,當下放緩了腳步,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郭東主看到他來,忙起來招呼他,孫掌櫃見他回來,也起身告辭走了。
沈範將這幾天拜訪客戶和同業的狀況一一向他作了彙報。照理說這樣的業務問題是不需要彙報東主的,但是紫珍齋和別家店大有不同,一是沈範到現在也不知道本店到底準備銷售些什麼東西。他唯一能做得就是拿著店裡的名帖和摺子四處去拜訪城裡的大戶。
“東主,這是我去拜訪起折的名錄。”沈範從袖子裡取出一個摺子遞給郭逸。郭逸現在已經完全成了明代人的打扮,連發髻都留了起來。
隨手開啟摺子,梅紅紙上,一欄一欄的用端正的小楷寫著許多名字,旁邊還有小字的註解,什麼百鮮樓的東主、總督衙門的幕僚、陳記糧棧的掌櫃、公興典的東家、番禺的趙進士、南海的馬鄉宦……非富即貴,再不就是某豪門的大管家,某大官的姨太太之類的人物。草草一看,總有八九十家之多。
“這麼多?”郭逸有些吃驚,因為沈範和他說過,他預備去投帖起摺子的人家,大多是這城裡數一數二的大戶。每年花在珠寶玩器上的錢,少得幾萬,多得十幾萬,幾十萬。
“回東主,這還都是最大的大戶,還有些稍小些的沒去拜訪。”這邊高露潔送來茶和手巾。沈範取下帽子,擦了下額頭上的細汗,“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只是有一件事得討東家的示下。”
“說吧。”
“東家的銷得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玩器,同時做這許多大戶,本錢上週轉有沒有問題?”
紫珍齋既然做得宅門的生意。就要按宅門生意的做法。按規矩,這種大戶人家選購珠寶首飾是不付現款的,只在珠寶行裡起個摺子,看中什麼,在摺子上登記蓋戳就可取貨了。結賬則是在每年的端午、中秋和除夕三節。
這麼一來,對店鋪的本錢要求就非常高,珠寶玩器不比他物,動輒成千上萬的銀子,即使有很大的本錢,也很難同時做如此多的客戶。沈範怕這海外之人不深諳其中的關鍵,一味貪多求大,將來一敗塗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