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9章 農技員萬里輝,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豆、綠豆之類,再有就是園子地裡的蔬菜,賣不出錢,主要是自己吃和餵豬用。
不管種什麼地裡的出息都很有限,不管是水稻還是紅薯產量都不高。一家人連長工起五更,睡半夜,一年到頭也不過是大家吃得飽飯外加稍有積蓄。這積蓄也得儲存起來――臨高屬於小災害不斷的地方,旱澇、土匪,外加官府的浮收加派,符不二總覺得自己攢不起錢來。他曾經學著大陸上的人種過靛青,茜草,種過菸草,還嘗試著種甘蔗。但是因為僱不起大陸上的把式當長工頭,這些冒險全部都失敗了。
D日之後靠著穿越眾旺盛的好胃口,美洋村向全福菜行銷售了大量的蔬菜、生豬、雞鴨禽蛋,符不二的家業才稍微有了些起色。現在家裡又添了一頭牛。
萬里輝又要去田地裡看看,符不二見他毫無架子,到了之後喝了口水就要去田地裡檢視,心裡很是過意不去,說今天時候不早了,外面又在下雨,還是歇息一天明日再去就是了。
萬里輝看了下手錶,才下午二點多,這就算天候不早了?堅持要求還是去看看再說。符不二無法,只好叫了長工頭陪著萬里輝去地裡看看。
幾個人一出門就成了一次遊行。一群好奇的人遠遠得跟在他們身後,一路指指點點。在這樣的偏僻農村沒什麼娛樂活動,圍觀外人也是傳統的休閒方式。
符家的土地並不是連成一塊的,因為這是符不二的太爺爺、爺爺、父親和他自己四代人逐步透過開墾、收買和放高利貸的方式獲得的,零零碎碎的分佈在存在村子周圍七八個地方。有少到只有一畝幾分的菜地,也有幾十畝的大水田――水田裡頭造水稻收割了不久,正空著等待二造插秧。
“要是土地能連成片就好了。”萬里輝想,這樣零碎分割的土地怎麼搞得起農業現代化。他看了地裡的作物,蹲在地頭翻看了很久泥土。問符不二:
“這裡施肥嗎?”
“有施肥。”符不二說,肥料主要是自家的糞坑,豬圈裡的廄肥。
“施豆餅嗎?”
符不二說本地沒有大豆榨油的習慣,榨油基本上是用芝麻和菜籽。剩下的籽餅一般都用來餵豬。
“肥料不夠。”萬里輝搖頭,你這地裡肥料缺得也太厲害了,特別是缺氮肥。只要施肥就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符不二不知道什麼叫氮肥,但是地裡缺肥料地力不足他是知道的。就回答說:
“我也知道不夠,可是肥料難找啊。”
古代沒有化肥,全靠農家肥。農家肥聽起來很環保很綠色很小資,但是其中的有效成分極少,1000斤人糞尿的氮素含量才相當於25斤的硫酸銨。農民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勞力和資金在收集肥料上面。對人口比較密集區域的農民來說積肥的來源很多,最方便的就是從城市裡獲取市民的糞便和生活垃圾。但是臨高的城市人口極少,這方面能獲得的肥料就很少了。
萬里輝想起自己來之前,吳南海派人到處調查肥源的事情――看來農委會自己都搞不到足夠的肥料。不知道南寶的褐煤開發情況怎麼樣了,產量能有多少。
看下來總得來說,符不二家的土地基本問題是土壤肥力損失較多。每年二造水稻種植,施肥量有限,又沒有種植綠肥的習慣,造成土地持續性的低產。萬里輝知道這在本地不算是個別現象,他們下鄉調查的時候很少能發現莊稼長勢良好的土地,缺少肥料是個相當主要的原因。
符不二自己對此也很頭疼,但是這問題不容易解決。有機肥料這東西肥力低,用量大,要能就地取材才好。如果太遠了,農民花費的人力成本就不合算了。
萬里輝把各處的土地、作物看過之後心裡擬訂了一個方案。
他向符不二提出,今年的水稻晚造面積減少一半,只在土壤肥情較好的田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