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7章 天地會的客戶們,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實,貿然的把規模擴大了,承諾的東西卻供應不上會嚴重影響聲譽。
葉雨茗將養殖戶完全分開,基本上是採用每村一戶的模式沿著文瀾河兩岸的主要農業區的村落鋪開。以期達到較好的示範效應,同時,他還準備未來以這些養殖戶作為各村的農業科技傳授點。
緊鑼密鼓的推廣工程之外,農業部還在這邊搞高產田。吳南海一人難分兩身,乾脆把高產田的事情完全交託給了法石祿。每個人都忙得不可開交。不過這樣一來,計劃中農藥廠就變得無人問津了。吳南海考慮再三,決定還是把土農藥廠和衛生部門合辦,聯合成立了農業藥劑廠,除了製造土農藥之外,還負責製造獸用藥品。
十五天的培訓結束之後,吳南海宣佈大家可以各自回村準備農具田地了。對口下鄉的“農技員”會很快就下鄉來做具體指導。
眾人原本就被上課的內容搞得稀裡糊塗,因為多半都不識字,記不了筆記,正愁記不全,聽說有人來上門指導,不禁發出一陣讚歎。
“上門的技術員不用支付報酬,這些都包含在你們的服務費裡了。食宿由你們各家預備,伙食費由他們自理。”
聽說這上門的技術員吃飯還自己付錢,眾人都覺得過意不去。有人道:
“這可使不得,請個長工東家都得供飯,這飯錢就不用出了。”
“技術員一天吃三頓,每頓半斤米……”
“就是吃一斤我們也供得起啊。”
“每天有一隻雞,沒有雞有一條魚也行了,一斤一條的那種,每天還得有一隻雞蛋……”
原本熱烈的表示願意免費提供伙食的人都不吱聲了,只有加來那邊的劉友仁說:
“沒事,這點我家也供應得起。”
“劉財主你家當然供得起了。”有人在酸溜溜的說話。”
吳南海現在多少能聽得懂一點臨高話了,便對這表態“供得起”的人多看了幾眼。只見此人不過三十年紀,生得膀大腰圓,穿著和當地的一般農民無二,只是衣服不破不綴,整齊乾淨,腳上是一雙青布鞋,沾滿了泥水。吳南海知道舊時的農民極少穿布鞋――在田間勞動極易磨損,平時多半是光腳或者穿草鞋。到城裡辦事會帶雙鞋子,進城的時候才穿上,出城再脫下。這樣完全不愛惜鞋子的人必然是個有錢而且滿不在乎的主。再看他腰裡還插著一支湘妃竹的煙桿,墜著個白玉的墜子。
他隨手翻看了下個人資料。劉友仁是加來村來得,自報有三百多畝土地。不過情報委員會的人告訴他,劉友仁其實不住在加來村,而是村外數里地的一個寨子。是典型的在鄉間結寨自保的土豪。整個劉家寨的土地起碼也有五六千畝。劉友仁參加天地會這一手大約算是投石問路。
以下為5000字之外,不計費
注:茉莉軒是臨高最著名的古蹟,建立於南宋紹興二年。紹興十八年,當時的翰林院變修胡詮被貶官至吉陽軍,即現在的三亞的時候,路過臨高,在縣令謝渥曾聘請其在書院內講學一年多。幾年後當地的生員戴定實考取舉人。這是臨高歷史上的第一個舉人。茉莉軒在當地讀書人當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