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海關,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個問題,不過在縣城裡生產的話,水電都不方便。很多機器裝置怕沒法用。”

要說條件的話,其實潤世堂還算是不錯的。潤世堂藥鋪裡有專門的粗貨、細貨的倉庫,儲存條件不錯,還有寬敞的院落,有足夠的面積用來製藥。就算現在多了十幾個夥計,空餘的屋子也足夠他們睡覺了。

“只好如此了。反正中成藥在手工條件下也製造了幾百年。沒自來水沒電也不礙事。暫時還是維持在潤世堂生產吧。等規模再擴大之後我們再想對策。”

“這可是很快的事情。”劉三警告他,他毫不懷疑,用不了多久避瘟散和行軍散在廣東的銷售量就會急劇增加,到時候再在縣城裡手工製造怕就沒戲了。

“莫笑安等人最近在執委會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新提案,估計很快就會透過。”時嫋仁說。

所謂的提案,就是在百仞城外的輕工工業區內,單獨劃出“民營企業園”,專門吸引民間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採用穿越集團提供土地、做好三通兩平的模式。必要的話還提供部分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生產和經營則由民間資本來進行。

這樣的模式下,可以吸引一部分臨高、瓊州、乃至廣東的商人來投資實業,這些實業一半是輕工業,不存在關鍵技術,穿越集團將提供技術裝置和合格的產業工人。

“臨高有這麼多的民間資本嗎?”會上有人提出異議。

“臨高沒有,不等於大陸沒有。”支援這個提案的文徳嗣說,“我們要作為一個穩定、繁榮的樣本,到時候自然就會有大陸上的民間資本,為了安全來這裡投資了。”他想了下,“不恰當的說,我們要當大明民間資本的避風港。”

大明的亂世即將拉開序幕,很多地方的有錢人會跑路――不僅是有錢人,也包括那些靠著自己的手藝或者學識混個衣食不愁的小康之家的人士。穿越集團打得就是這些人的主意。引進流民是為了提供勞動力和士兵,吸引他們則能帶來財富、技術和知識。

“這個方法不錯吧?”時嫋仁說,“最近還在熱烈討論,等透過之後,你的規模也上去了,就在這民營企業園裡投資蓋廠房,乾脆單獨開辦家中藥成藥廠好了。”

於是藥材就全部運到了臨高縣城裡,楊世祥召集劉本善和夥計們,宣佈自今日起,劉三就是字號的店東了。大夥自然沒什麼異議。

當晚,劉三就留宿在潤世堂裡,這鋪子是宅、店、工場、倉庫四合一的建築。楊世祥請了一頓家宴,由老婆親自下廚。飯桌上把老婆孩子都叫了出來拜見了這位“叔叔”,自此之後就算是一家人了。這一家人的態度很是嚴肅,把個只是把結拜看作手段的劉三搞得很不自在。

劉三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他指出:現在縣城內的人流量日漸減少,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應該在東門市建立分號,便利去東門市的人買藥。

“賢弟說得是。”楊世祥點點頭,“這我也想過,只是這開設分號並非叱詫可辦的事情,買地皮,蓋房子都要花錢。這藥鋪的房子還不比尋常,講究的就是屋架高大,為得是能通風去溼,用料也必須是上好的。以大哥的實力,一時半會置辦不起來啊。”

劉三原想說:“這筆費用我來。”轉念一想,如今成了合股關係,自己再投進錢去,這股權的事情怎麼說?便暫時不提起。他想了下:

“照我看,倒有個辦法,可以少花錢把事情辦了。”

“哦?兄弟有什麼法子?”楊世祥現在對這個結義兄弟是言聽計從了。

“大哥大約知道:兄弟是在澳洲人的醫局工作的。”

“略有所知。”楊世祥說,“不瞞兄弟說,你們來了之後,大哥只去過一次東門市而已。”

“醫局正預備著在全縣施診看病――”劉三把衛生部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