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5章 相親會(三),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知己之感。
“還有就是宋先生不知道我大宋的風俗:纂明正如宋先生所說,百工走卒和從良的妓女遣一官媒一書手按名配對即可,縉紳官員子女婚姻大事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沒見面不瞭解就結婚。這樣不考慮雙方是否瞭解的風氣或者規矩我們是堅決反對的,我們講究的就是雙方見面你請我願自願選擇,要考慮男女雙方的選擇,我們可以鼓勵和勸說,但絕對不能強制指定,所以我們才舉報這相親大會,不管成還是不成,都是雙方的選擇,做好了選擇就要承擔各種各樣的結果,至於強制指定這樣的事情我們是不提倡不支援的。”
這套“風俗論”宋因升實話說是接受不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雖然不見得是金科玉律,不過也是社會上的普遍風氣,男女自相愛慕而婚,按照禮法那就是“淫奔”……
他默不作聲,只聽這杜元老侃侃而談:
“……而且在元老院治下,歸化民只有職務和職稱的高低之分而已,不管是縣長還是工人,他們都是歸化民,是沒有高下之分的,這跟纂明是有很大不同的,宋先生以後就會慢慢了解的。”杜易斌一口一個纂明讓宋應升很不滿,要說“纂”,這趙家兄弟倆人可算是名副其實的“纂”了。
杜易斌還在侃侃而談,宋應升已經無心聽下去了,他已經從這杜元老的絮叨中大致明白了澳洲人不惜工本,小題大做的原因了。他們要得,無非就是一個示眾的效應,讓百姓們都知道元老院的“仁義”,誘惑窮苦的升斗小民投髡。
再想到從恩平到廣州,一路上看到澳洲人的施政,無不是“以群眾利益為先”,收買人心,尤其是貧苦百姓的人心為重。雖說地方局面並未完全綏靖,民間的口碑卻是不壞。
他可以想象的到,這種小恩小惠之下,多少廣東土著會主動剃髮成為歸化民,也許用不了多少年,廣東全境的居民大部分就會主動剃髮成為歸化民了。不用兵卒不動刀槍,便能讓百姓“移風易俗”!想到這裡,他對於大明的未來更加絕望,臉色黯沉。
兩人談話的時候,秦瑞雨帶著宣傳人員隨機採訪已經登記的情侶――《羊城快報》要就此事出個專號,不但要大肆宣傳“新政新氣象”,還得配合著“新生活運動”來談新式婚姻和自由戀愛問題――雖說這官辦的相親很難說是自由戀愛,不過也算是開了先河。
秦瑞雨並不親自採訪,而是現場“指導”實習記者們採訪。
面對採訪,男方這邊大多是第一回經歷這樣的場面,他們多是文化不高,層次較低的底層工人和職員,語言能力不高,結結巴巴的不知道說什麼才好,只能說幾句:感謝元老院,元老院萬歲,以後會更好的為元老院和人民服務之類的套話,但是他們的眼神和笑容卻把內心的激動和喜悅表現的淋漓盡致。女方反而話要多謝,雖然語言不太符合元老院的慣用宣傳風格,但是相對樸素口語化的回答反而讓秦元老比較滿意――他對現在宣傳口的一些僵化的宣傳用語是比較反感的。只是採訪到了後面,學員們免不了又是一番政治口號式的宣講――都是從陸橙和其他幹部那裡學來的。不過這也間接體現了她們的“學習成果”,秦元老也還算滿意。陸橙自然是笑得合不攏嘴了。
“好了,大家一對一對坐好,讓記者給大家拍照。等到了大喜的日子,座位賀禮會送給大家。”秦瑞雨招呼著部下給他們進行照相。心裡暗暗遺憾元老院還沒有復刻出彩色照片的技術
這下,不管是學員還是歸化民,都有些羞澀。畢竟昨天他們還不相識,現在卻已經成了“未婚夫妻”了,這相片一照不就成了“定親”?真好象做夢一般!
男女之間尚存的陌生感和他們已經“定親”的現實,讓他們都有些忸怩,還是歸化民記者的催促和鼓勵下,才一對對的坐到長凳上。拍下他們的“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