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6章 借題發揮,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漫長,運補乏力,軍力匱乏。幾乎任何一個點上,華南軍都處於兵力不足的狀態之下。後方大量濫竽充數臨時編成的國民軍中隊被成批的潰散和重創,雖說經過戰火也鍛煉出了一批優秀的隊伍,但是人員和裝備的損失是實打實的。

佔領的城池因為缺少足夠的幹部和駐軍,大多難以開展工作,只能自保而已。這使得許多新佔領區不但不能提供資源,反而要消耗大量的資源。

梧州事件不過是目前元老院在兩廣窘迫局面的代表而已。這一點,無論是身在廣東的文德嗣,還是在臨高的王洛賓、馬千矚、鄔德都很清楚。

“我看,兩廣的戰局有向伊拉克轉變的趨勢。”在廣東大區政府的一間會議室裡,北煒皺起了眉頭。

“我們就不要給自己立FLAG了。”文德嗣說道,“我看,是時候體面的結束戰爭了……”

洪楠璜說道:“文總,你這話說出來,被元老院的一干主戰派聽了,非扣你一頂投降派的帽子不可。”

“實話說,現在要是崇禎願意和咱們來和談,我也不反對――至少和談的時候可以不打仗,軍隊能喘息一陣,這麼打下去,部隊消耗太大了”文德嗣說,“我們又不是野蠻人,砍再多的人頭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明軍現在不是問題,關鍵是我們的戰線拉太長了。”北煒說,“我們現在授予的國民軍中隊番號已經超過了300個,遠遠超過了計劃中150箇中隊的――就這樣,各處還要求增加治安兵力。”北煒說,“不過,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我更擔心的是元老院……”

“又是一場軒然大波。”文德嗣點頭說,“不用說,有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士又要興奮起來了。”

在座的人自然明白文德嗣所指。

“解邇仁不算什麼,”文德嗣說,“他捅了這個簍子,大概覺悟也是有的。我們再派一個精明強幹的元老去收拾梧州的殘局也不難――最壞也不會壞到哪裡去。不過,我懷疑他並沒有全說實話……”

“你是說……”

“我從某些渠道得知,解邇仁被俘的前因後果比較複雜。這些情況目前並不在解邇仁的報告裡,我擔心這些訊息一旦傳播出去,元老院裡就不是軒然大波,而是滔天巨浪了。”

在座的元老都很清楚,如果事情折騰起來,要深挖梧州事變的根子,那麼在座的元老幾乎無一倖免――不僅他們無一倖免,連帶著遠在前線的席亞洲,廣州、臨高兩地許多部委機關都要吃掛落。

“不能讓人借題發揮!”北煒皺眉道,“現在元老院的風氣太壞了!完全是眼睛裡揉不得沙子的玻璃心做派!”

“現在的局面,恐怕比過去更復雜。”洪璜楠說,“我其實倒不太擔心那幾位有名有姓的反對派。而是有些勢力恐怕會以此作為藉口,全盤否定北上大陸,攻取兩廣的國策。”

“你是說‘南下派’?”劉翔插話道。

所謂南下派,從登陸前就一直鼓吹元老院將資源投入東南亞地區,開發殖民地,以獲取當地的豐富的自然資源。

原本這種呼聲一直存在,但是大陸攻略展開之後,南下派的輿論攻勢一波高過一波,到處拉人。毫無疑問,他們是絕不會放過這個大好機會的。

“正是。”洪璜楠說,“前些日子他們在元老院的聽證會上圍攻司凱德,把他弄得很狼狽。這意圖太明顯了。眼下解邇仁這件事一出,恐怕會藉此否定北上的方案……”

“笑話,我們流血流汗都把兩廣打下來了,幾個在後方坐而論道的元老就想否定?!他們也配?!”北煒怒目道。

“老北,他們配不配另說,但是眼下梧州事變絕對是個大瓜。解邇仁雖然太平無事,可是元老院裡多少人等著吃他的人血饅頭呢。我們還是先想一想怎麼把這件事扛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