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05章 質子,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渠成。

原本他並不急於要做這些工作――準備等環境稍微安定之後再辦,但是彭壽安投降之後態度曖昧連帶著許多投降的官員都有些磨洋工的意思。

當初留用這批人,無非是因為他們對本地情況很熟悉,有相當大的利用價值。如果都這種態度,這留用就毫無價值了。

相比之下,周良臣雖然投機的味道十分濃厚,但是他願意辦事也能辦事。

所以這回他決定好好的敲打一番以彭壽安為首的這批投降官吏。便下令將他們的家眷移送臨高安置。

家眷出發的日子定在三天後。黃超準他們收拾準備一下。回到住所,彭壽安就發現院子裡少了個人。仔細一看,才發現是自己的師爺不見了。

這位師爺,原可以不必留在本地――去留自便。但是他擔心路途不安全,便留在了彭壽安身邊。

一問,才知道,師爺因為貪汙嚴重,已經被抓去縣衙大牢了。

師爺賺些灰色收入,這是官場上陋規,彭壽安也不覺得意外,只是這抓捕顯得十分突然。他心中一驚:“莫非是殺雞儆猴?”

“他貪了多少?”彭壽安問家裡的老僕人。

“聽說有四千多兩。”

一聽說這師爺居然聚斂的數目和自己不相上下,彭壽安的氣就不打一處來。問道:“他怎麼貪得了這麼多?”

“他經常偷偷地拿縣衙大印出來給人蓋章,勾結本地土豪強佔土地。”老僕說道。

“我怎麼不知道?你們知道怎麼不說。”彭壽安對於豪強佔地的事是大體知道的,他自己不願意幹這事,又不願意開罪本地豪強,便一直裝沒看見。

“這事做得很隱蔽。這次是鄉民告狀才被澳洲人查出來的。”老僕說,“聽說贓銀都藏在陽山縣衙的後花園裡。”

難怪這傢伙三天兩頭到後院去“吟風嘯月”,原來是去埋銀子的!

彭壽安不打算繼續這個話題,便交待起兒子去臨高讀書的事情:“過幾天麟兒要去臨高讀書。夫人也要去。我這裡沒什麼可靠的人相托。你替我一路多照顧他們。”

老僕吃驚道:“去臨高?那可是在瓊州島上,距離這裡怕不要好幾百裡!”

“不礙事,這都是澳洲人的意思。他們自然會沿路安排一切。只是到了臨高,就得萬事靠你了!”

“小人知道了。”

“你在男女僕役中選兩個得力忠厚之人跟著去--這一去路途迢迢,山水阻隔。麟兒還是個孩子,夫人又是女流,都要靠你照應了!”

“小人肝腦塗地也要照護得夫人少爺……”

“不吉利的話就莫要說了。”彭壽安摸出本德隆的摺子,“我是我的積蓄,你到得臨高,用這上面的銀子開銷。”

這老僕是他的家的家生子,從小就在彭家當差,是個忠心能幹之人,讓他去送,彭壽安也放心。

幾天後連州城外碼頭,降官們都聚在碼頭上送家眷。一個個面色沮喪,依依不捨。彭壽安囑咐了老僕幾句話,又想對兒子說什麼,卻又實在想不起說什麼好。正在長吁短嘆間,只見黃超帶著人過來“歡送”了。

他第一個便來到彭壽安身邊,唬得彭妻趕緊轉過身子迴避,彭壽安的兒子也嚇得不敢說話。黃超不以為意,笑著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見他態度和藹,彭壽安兒子也不害羞,說:“我叫彭德麟,德行的德,麒麟的麟。”

“好名字,來,叔叔給你送點東西。”說罷,便遞給彭德麟一個臨高產的書包、一個筆盒。

彭德麟接過書包和筆盒,開啟一看,書包裡是幾本書,筆盒裡有幾隻鉛筆,還有一支鋼筆以及一小盒墨水。彭德麟聽過了太多臨高的故事,也見識過各式各樣的澳洲貨。早已神往,收到鋼筆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