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5章 城鐵上化工談話,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性有限。只能用來製造一些小型的裝置和部件作為代用品。這也使得臨高的新建的化工企業大多數近乎於擴大若干倍的的試驗室生產。
而且化工部的人手也不夠:化工廠汙染大,工傷多,每年都會因為各種事故死傷上百人。而且不用說死傷者的模樣都十分恐怖――在臨高目前的醫療水平之下,大多數化工事故的傷者活不下來,勉強救治回來的也是中度以上的傷殘。
儘管採取了嚴格封鎖事故訊息的措施和提供優厚的待遇,很多稍知內情的歸化民還是不大願意到化工廠工作,只能分配沒有人身自由的契約奴到化工企業工作。要不是發動機行動運來了大量的契約奴,他的擴大用工規模的計劃還真難立刻實現。
季思退受困於巨大的需求、低劣的裝置,毫無訓練的工人,頻繁的事故,外加時斷時續的原料供應,折騰的他都有了白頭髮。
參觀完生產線,讓天地會的客戶們各自離去,吳南海和季退思一起坐“城鐵”回百仞城去
吳南海看季思退的表情比較放鬆,拿出一支“初晴限定版”遞了過去,乘機說道:“老季,聽說碳酸氫銨的生產比較簡單,只要有無煙煤就好搞了,而且比硫酸銨更適合這裡的酸性土壤。你看下一步能不能專門上個線?我們現在氮肥的缺口也很大啊……”
“老吳啊,你以為這事我們沒想過?當年TG搞小化肥很多都是搞碳酸氫銨專案,我們現在無煙煤供應也沒問題。但是問題繞了一圈又回來了,”季退思點上雪茄,侃侃而談:“我們800噸合成氨用得就是小氮肥廠常見的侯德榜的聯碳法。不然你以為現在提供給你們的碳酸氫銨是哪裡來得?”
目前化工廠的800噸合成氨生產專案就是運用1958年侯德榜發明的聯碳法。合成流程是以無煙煤為原料,先製取半水煤氣,後者經脫除硫化氫後,進入加壓變換反應系統,得到的氮、氫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混合氣進入碳化塔,在此二氧化碳與濃度為17%左右的氨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銨結晶,經離心機分離即得碳酸氫銨產品。
脫除二氧化碳之後的原料氣,經過進一步脫除殘餘二氧化碳與少量一氧化碳後,進入氨合成系統製成氨水。
氨水既可以進入碳化塔製造碳酸氫銨,也可以作為原料出廠,用以製造其他化工產品。
這一聯合制法同時還能生產少量的硫酸,是一種低能耗多產出的生產方式。
吳南海大失所望:“這麼說還是合成氨生產規模的問題。”
“沒錯。”季退思說,“沒有合成氨,要麼找到渠道從大陸上能夠穩定的進口硝石――這個可能性不大,就算大明不聞不問,道路暢通,以本時空的生產能力也不大可能滿足我們的需求;要麼現在就建立橫跨太平洋的智利硝石海運路線……”
“那更不可能了。”吳南海搖頭,“我們還得自己建立採礦點。”
“沒錯,所以只剩下最後一個辦法,儘快點亮自產合成氨裝備的科技樹,擴大產能。”季退思意味深長的說道,“裝備製造業還是一切的基礎。”
“你說得很對。”吳南海說,“我想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會上應該多提一提。”
季退思笑了笑:“先不說裝置問題了。就說這廠子裡的4000噸硫酸配套專案吧,計劃用硫鐵礦,一年要5000噸,可是我們現在能開採的萬寧縣的山根硫鐵礦,歷史上最多也就有一千多噸一年。全給現在硫酸廠用都不夠。就算明年山根硫鐵礦立刻達到歷史最大生產能力,這五千噸新增缺口我還不知道上哪裡找去……”
吳南海聽了冷汗直冒,要是硫酸配套不夠用,他這每年一萬噸的普透過磷酸鈣豈不是要泡湯!趕緊問道:
“海南就沒有其他的硫鐵礦嗎?”
“有倒是有,就是開採運輸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