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2章 農莊新貌,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允許商業部門的國有商業企業和民間企業進行商業經營。

看來,也只有天地會系統這個“政府指導下的民間合作組織”能夠“曲線救國”了。吳南海盤算著,葉雨茗和他談過幾次擴大天地會經營範圍的方案了,看來得抓緊時間落實一下。

雖然還是早上7點半,街面上已經陸續有小攤檔擺出,也有小販擔著貨架開始沿街叫賣。

所有的小販貨架上都掛著一面統一製作的標準木牌。這個木牌是稅務總局新近推出的流動商販營業執照,在臨高全縣境之內的城鎮接到上流動的小販都必須持有。

按木牌顏色區分活動區域。紅色表示所有區域都可販賣,黃色表示只在縣城遊走販賣,藍色表示可在東門市販賣,以此類推。按小販從事的行業和區域不同,收取7分到20分流通卷不等每天的固定營業稅。

營業執照後面還有貼著一張月份牌,每繳納一天稅款,負責徵繳的警察就會在日曆上相應的日期蓋章,稅金可以按天繳納,也可以按周、月、季度和年來繳納,各有不同的折扣率。但如果查到逾期3天不交,一旦查獲就會被送到治安法庭處置,按照《暫行稅務法通則》,按照偷漏稅天數乘以3判處若干天的勞動營懲罰性勞動。所以小販們都非常的踴躍提前繳納稅金。

人力車在道路上滾動著,除了農莊的生活區之後,農委會大街兩旁重新變得空曠起來。道路上奔走的都是正前往勞作地點的農場工人和農用馬車、機具。兩側目力所及是精心維護的大片的田地、溝渠和樹林。吳南海每次坐車路過都要注意路邊的土地有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防風林、溝渠、道路這些農田基本設施的狀況是否良好。

劉阿水健步如飛,很快農委會大院就出現在眼前了。農場辦公用地最近進行了擴充,增加修建了幾棟新的二層三層大樓。使得整個建築成田字型佈局,靠街一面為農委會、實驗農莊和天地會的辦公用樓,後樓則是農委會直屬的生化實驗室和農業方面的一二級管制物品倉庫――照例由企劃院派出的人員負責管理。

吳南海十分喜歡這個地方,因而這些年來不斷對周圍進行綠化改造,種植了大量的具有經濟價值的喬木和果樹林、竹林。又開闢了花圃――除了種植觀賞植物外,還種植各種植物香料:牛至、羅勒、百里香、紫蘇……

這些年的經營使得農委會和農莊辦公區周圍綠樹成蔭,果樹飄香,一旁的蓮藕亭碧葉連天,浮鴨戲水,自然環境十分優美。南海咖啡館就設在這一片農家風光之中,當然他自己也有點小小的私心,他個人建造的小教堂也隱藏這裡的竹林中,除了搞搞小規模的宗教活動,等於也是他的小別墅,他時而帶著初晴在這裡休憩,享受難得的放鬆時光。

進入農委會大院,吳南海下了車,向劉阿水道了謝,又和院子裡掃地的工友打了個招呼,邁著沉穩的步子向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吳南海身上有多個職務,但是最重要的“本職”是農業人民委員,農業口的事情統歸他負責,是可以參加的國務會議部級領導,在臨高政權裡,一個元老位高權重就意味著有無數的工作要做。因而吳南海需要一大批行政人員來幫他處理具體事務,組成了一個龐大行政班子,簡稱:“吳辦”。

此刻,“吳辦”主任張興教和南海實驗農莊副主任王田已經如往常拿著資料夾等候在“吳辦”的門口了。

張興教和王田都是最早的歸化民之一,張興教自從在苟家莊歸附之後,為元老院出了不少力。不過一直沒有固定的職位,長期充當翻譯和顧問之類的角色。最終吳南海把他要了去:張興教是個讀書人,能寫會算,他又是農家出身,自己親身參加過勞動對農業生產不陌生,做個農委會的筆桿子、總辦事員勉強夠用。至於王田,農莊草創的時候他就是農工的頭目,生產隊的隊長。論能力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