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2章 文化書店,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注意的地方。

最後,鳳凰山緊鄰錢塘江,又是鳳山門的一個制高點。太平軍攻打杭州時,就搶佔過這裡作為重要的攻城基地。控制這裡,等於為轉運難民和接應海軍艦船準備了合適的碼頭。作為自命為宋室後裔的趙引弓來說,鳳凰山還有特殊的政治含義。這個制高點他是一定要拿下來的。

當然,整個鳳凰山宮苑的殘址,南起苕帚灣,北到萬松嶺,東沿中河南端之西岸,西達鳳凰山東麓,周長九里。這麼大的面積,趙引弓當然既沒有實力也沒有必要全買下來――他畢竟是來辦實業的,不是搞個南宋宮苑遺址公園給自己憑弔感慨。他隨即吩咐蔡實和孫旺才,先去當地打聽鳳凰山一帶的土地所有權情況和大概的地價,同時踏勘“可設立莊園之處”。

隨後他起草了一封電報,將自己的設想和打算原原本本的向對外情報局做了彙報。包括他期望得到的各種支援:資金、機器裝置和專門的技術人員。

在等待回覆的同時,趙引弓四處尋找其他商業機會――不僅是為了賺錢,也有設法開啟在當地的交遊圈子的用意在內。

他考慮過辦印刷廠--活字印刷、石板印刷在本時空都是穿越集團掌握的最容易來錢的科技,更不用說他們還掌握著大量可供“剽竊”的資源。特別是有許多經過在舊時空仔細校勘過的底本,這些版本拿出來大量翻印,從內容的質量上就能壓倒本時空書坊中發賣的一般書籍,更不用說書籍本身的印刷質量了。

江南的雕版印刷業在當時是有名的。這和江南的文風興旺又有很大的聯絡。南京、蘇州和杭州都有規模很大的書坊,這些書坊集編輯、出版、印刷、銷售於一體。形成了一個規模可觀的產業。所以市場是絕對不缺得。

而且書在當時的觀念中畢竟是一種“雅物”書畢竟和讀書人有關,在知識被少數人壟斷你的社會里,書不但有實用價值,還有文化心理上的意義,所以印書、編書、賣書的書坊老闆也就相對顯得“高雅”一點,和文人雅士打起交道來容易被“高看”。

但是印刷廠還是需要裝置、技術和人員。這些東西目前同樣只有臨高才有。就趙引弓所知,迄今為止,活字印刷中的活字鑄造中的雕刻字模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為此,在出發前印刷所的負責人還特意要他留意能否從江南尋覓一些高手刻版匠人來臨高工作。好得雕版工人或許也能夠進行雕刻字模的工作。

想到這裡趙引弓不由得暗暗苦笑――看來自己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辦成事。單穿的話,的確難度很大。

不過開設書坊的難度畢竟要小得多,趙引弓想到即使沒有活字印刷,直接採用雕版印刷業未嘗不可,這在本地都是現成的技術,按照現代說法就是產業鏈完整,不管是雕版的原料、印刷的紙張還是雕版的工人都是現成的,自己只要投資就好了。

單純開設書坊畢竟還是商人的作為。文士們最多也就是“高看”,並不真正的平等對待。還是要搞得更雅緻一點。趙引弓忽然想到了舊時空的開得一些所謂“文化書店”,都是帶茶座或者咖啡座的,買書的人可以隨意看書,泡一杯茶翻翻書,不買也可以,老闆就賺個茶錢……大家還都覺得特高雅特文藝。這個思路引入大明不知如何?

再拓展一些想,這個書坊的書籍要儘量的多,營造一種圖書館的氣氛。不僅要有經史子集之類的書籍,不妨再引入一些在臨高印刷的所謂“澳洲書”。這些書籍不管是印刷質量、紙張還是內容都比本時空的書籍要好得多,可以作為一種“稀罕物”來吸引讀書人――做任何買賣都得有“賣點”才行。

除了書籍他想到還可以帶著賣澳洲的紙張、文具和其他小物件。這樣便於和一般的書坊區分開來,避免了搶普通書坊的生意。還可以搞一個會員制的借書機制,允許讀書人不買書免費借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臨高啟明之海外揚帆

吹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