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6章 老朋友李華梅(五),臨高啟明,吹牛者,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洋公司內部設立專門的小組來執行這一任務。就這些。”
他說著,女秘書在紙上逐句記下要點。隨後開始撰寫
郭逸拿起茶杯,喝了幾口。太陽穴有些發脹,他用手揉了揉。自打來到政治保衛局當這個處長,為了儘快熟悉情況,他已經好些天看材料到午夜了――實話說,工作到午夜在元老們中間並不算什麼稀罕事。不論在什麼部門,都有凌晨兩三點還亮著燈的辦公室和工作室。要不是衛生部和辦公廳多次提醒元老這樣會增加他們的猝死機率,並且展開了夜間“強制休息”的巡邏行動,連著幾天徹夜不眠的也大有人在。
然而他已經不太適應這樣的高強度工作了。在廣州的時候,哪怕再忙碌,到十點多也就去“就寢”了。他在這樣緩慢悠長的中古社會節奏裡生活了差不多十年,如今又重新回來幹老本行,多少有些不適應。
比起什麼李絲雅、李華梅,他知道南洋公司才是個棘手的存在。南洋公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遲早會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那樣的存在。當年英國政府處理東印度公司上也是費了一番周折和成本的。但是又不能不容許其存在和發展,畢竟現實的需要勝過無數理性的思辨。
其實不論是趙曼熊還是他,都對在南洋公司設立分支機構不感興趣。原因很簡單:茫茫大海和廣闊的東南亞,區區幾個十人團和偵察小組投放下去就如同灑芝麻一樣,他們也沒有電臺可用,只能靠著定期船隻送回的郵件來傳遞訊息和命令,政保局對他們的管理和指揮形同虛設。
這樣的環境下要開展工作,沒有南洋公司的全力配合是根本做不起來的。這也是為什麼趙局在這件事上如此“大方”的原因。
“……處長同志,報告寫好了!”秘書的打斷了他的沉思,“請您過目。”
郭逸視線快速掃過那一行行端正的近乎印刷效果的字型,點了點頭,提筆將“利用李華梅與祁元老之間的特殊關係”改為“藉助最近李華梅思想傾向產生變化”。
“謄抄一份留底,然後拿去油印。”郭逸又補充道,“還有我昨天交代你做的兩李專案的卷宗材料摘要摘要也要影印相同的份數作為附件。對了,吳南海元老那邊也送一份。”
“吳首長那裡送不送備忘錄?他不在抄送名單裡。”
“不送,他那裡只送摘要。”
“明白。”女秘書複述道,“一共六份備忘錄和七份摘要附錄。吳南海元老只送摘要附錄。”
“對。這裡是絕密檔案複製許可單,”郭逸說著在一張草黃色的表格右下角簽上名字,“此函和附件的密級都是絕密。”
秘書走了之後沒多久又敲門進來,報告說兩名見習指揮員已經奉命前來。
“請他們進來。“
門開了,兩名穿著黑制服的青年邁著標準的步幅走了進來。他們的面孔尚留著少年時的稚氣,然而表情卻十分的嚴肅,瘦小的身板保持標準的立正姿勢,精光四射的眸子平視著辦公桌旁的郭逸。
“處長同志!見習指揮員林志堅/鄭意誠奉命報到!”帶著淡淡閩南口音的普通話。
作為政保培訓班的學生,林志堅與鄭意誠可以說極具是代表性的“元老院樂於培養幹部”型別,二人均出身閩南漁家,今年都是十八歲。履歷也很相近。父母家人大多死於天災人禍,輾轉被元老院收留。
和普通的“苦大仇深”的孩子不同,他們並不是孤兒。政治保衛局對選用“孤兒”其實並不太熱衷。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是都有親人:一個是弟弟,一個是有殘疾的婆婆,兩人很小就出來謀生養活家人。
在趙曼熊看來,這樣有親情牽掛的人更有韌性,也更忠誠。
政治保衛局每年都會從軍政培學校錄取的孩子裡挑選合適的培訓物件。午木注意到了這兩名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