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節,季縈的古代生活,城中樓,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再住進去過。
大太太笑道:“娘放心,棲桐院這些年兒媳一直派人打掃著,如今只需再佈置佈置就妥帖了。”
說完見老太太面露滿意的神色,又討巧道:“還有我等會兒便吩咐人這幾日都去碼頭上候著,務必好生接了小姑回來。”
老太太滿意道:“你想的周到。阿琴這麼些年沒有回來,這次來得好生住些日子才行。”
老太太如今年歲大了,別的都不盼,就喜歡兒女在跟前,一家子人和和睦睦的。
陳氏感嘆道:“阿琴自嫁去謝家不過幾月便接了管家權,主持中饋,照看謝家一大家子,操持了這些年,勞心勞力,一刻也不得閒。雖說蘇州距離京城遠,可再遠還能幾年回不來一次?還不是謝家離不開小姑,這偌大的家業全賴小姑操持。”
陳氏說的老太太何嘗不知道,所以這些年她便是再想女兒也從來沒有叫她回來過。當年阿琴遠嫁,她不知道多擔心。自來媳婦熬成婆,一個熬字道盡了做人兒媳的艱辛。好在阿琴的公婆慈和,丈夫也貼心,一年年的她在夫家也站住了腳,後又生兒育女,去年又得了個金孫,日子過得越發舒心。
陳氏見老太太一臉感傷,忙又道:“不過如今可好了,小姑娶了個能幹的兒媳婦,家裡的事好歹能搭把手。您看如今不就回來看您了麼。”
老太太聽了這話,一時心裡一動,看著陳氏道:“阿琴這次回來,是咱家嫁出去的姑奶□□次回門,我想著讓羨哥兒去接一接他姑姑,好歹儘儘他們小輩的孝心。”
陳氏聽了沒有一絲遲疑地笑著答應了:“這可是他的福氣了,等羨哥兒今兒下了學回來我就告訴給他。”這個時辰家裡的幾個孩子都已經去了學裡了。
老太太點點頭算是應了。
“好了,時辰也不早了,你們散了各自去忙吧。”
老太太年紀大了,早晨又心情激盪哭了一場,這會兒便有些精神不濟了。
眾人魚貫著出了門,在榮壽堂門口不遠處便分開各自走了。
季縈迴了四知院,先轉到後院看了金蓮,見它還是沒有要發芽的意思。然後才回了屋裡。
香榧見了季縈忙笑著迎上來:“姑娘回來了。”一邊忙著幫季縈換上家常的衣服,一邊揚聲喊了小丫頭給季縈端了茶。
季縈見她這樣一副殷勤的模樣,又神色間隱隱激動,便知昨兒晚上的花露應該是蒸出來了。
果然季縈剛從內室出來,香榧便迫不及待的道:“姑娘,您真是太神奇。昨兒晚上咱們按著您說的法子蒸了一晚上,今兒早上出來的花露已經與您之前用的那什麼大食國進宮的玫瑰清露不差什麼了。”
季縈放下茶碗道:“拿來我瞧瞧。”
第22章 不願
  四知院的小廚房裡杏林和……
四知院的小廚房裡杏林和杏芝兩個在灶前守了一晚上, 今兒早上香榧一走她倆便靠在椅子上睡著了,杏黃和她娘一早也走了,去看前兩天新對的染料。
獨杏雨在灶臺前小心翼翼的添柴控制著灶裡的火勢, 火勢太急鍋裡的花瓣會特別容易煮爛, 火勢太小又達不到姑娘說的蒸餾的作用。
她額前黃豆大的汗滴不斷的滴落下來,後背的衣服也被汗水溼透, 一張小臉被火苗烤的通紅。即便如此她也沒有一絲的疲累,反而精神有些亢奮, 她不眨眼的盯著竄起的火苗, 仿若盯著她那火紅的前程。
香榧進來時看到杏雨, 不由感嘆真是個實誠的丫頭。
杏雨見了香榧忙起身喊道:“香榧姐姐。”
杏林和杏芝聽到動靜, 也忙睜眼起身。杏林笑道:“香榧姐姐,姑娘請安可回來了?”
香榧笑著道:“姑娘讓我把蒸好的花露拿給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