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章 順其天性,吾不如老農,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思維,開始被邱言散發出去的意識干擾、侵染。
邱言則是身軀微顫,纏繞周身的陰冷氣息有了消散的趨勢,但他並未多想。
收斂心神,邱言又道:“臣見他說的有理,心裡就信了幾分,問起義理稻失敗的緣由,老農便說大王的好意他們都明白,但胥吏卻仗著大王的威名發號施令,官吏看似愛護百姓,卻因不明農時,反而帶來了災禍。”
“此話怎講?官吏帶來了什麼災禍?”梁國主猛地瞪大眼睛,罕見的沒有發火,而是露出疑惑之色,“這地都是農民種的,造反的也是他們……”
邱言能夠理解梁國主的心情,在他看來,移栽了產量更大的義理稻,結果農民沒有種出來不說,最後還都造反了,簡直是豈有此理。
這也是梁主不懂種地,但邱言自然不能直說,而是道:“大王為確保收成,令官吏監督,這些官員每日都差人督促農人耕田,逼他們播種,提醒他們儘早收割,有時候不管農忙與否,突然將百姓聚集起來訓話,有時候讓農人停下農活,為官差準備飯食……”
邱言將官差、胥吏的行為一一說出,梁國主臉上的愕然之色越發濃郁,而源自邱言的意識,已經大部分都融入了梁主體內。
“這大司農竟有這等心思?”
大殿上一片寂靜,眾臣都露出驚訝之色,到了現在,他們哪裡還看不出來,邱言名為解決困境,實則還是勸諫,只是這勸誡之法卻別出心裁。
那張秦臉上同樣露出訝色,但更多地卻是一種期待的神采。
眾臣的驚訝,絲毫沒有影響到邱言,他說了些官府幹涉農事的例子後,話鋒一轉:“臣聽了這些,卻是思量起來,農人本來忙於勞作,尚且沒有空閒,現在被官吏們這麼指使,不僅地沒種好,連生活都安定不下來,日日困頓疲憊……”
“該讓他們有些休息時間才是,”梁國主突然開口,“至於官吏逼迫之事,是下面的人瞞著孤王,孤王讓他們監督,不曾讓他們反客為主。”
他臉上竟有一絲明悟,整個人的思維都被邱言的意念扭轉,徹底沾染。
“大王英明,有些事過猶不及,”邱言深鞠一躬,然後又道,“臣回來之後,照著那老農的說法,試著移栽義理稻,卻沒想到真的成活了,而且顆粒飽滿,生機勃勃,然後又反其道而行,試著栽花種樹,卻是有枯有榮。”他指了指其他幾口大缸。
有實物為證,當然更有說服力,這話也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梁國主看著幾口大缸,沉默了一下,然後道:“大司農先請入座。”
邱言謝過之後,從容而行,沿途大臣都投以敬佩目光。
勸諫一意孤行的君主,從來不是件輕鬆的事,吃力不討好,性命只在別人一念間。直言他人過錯,本讓人難以忍受,普通人尚且聽不進去,更何況是掌握權柄的君主?
不過,能挺身而出勸諫,即便失敗,也能留名青史,而一旦成功,過不了多久就是名揚四海。
待邱言坐下,梁國主又道:“御史大夫何在?”
“臣在!”一名年逾五十的老者應聲而出。
“愛卿檢察百官,何以有這等疏忽?”梁國主搖搖頭,語含責備,“若非大司農一番話,孤王幾乎要被矇蔽過去!”
“臣有罪!”那老人倒也乾脆,直接低頭認錯。
“孤王準你戴罪立功,”梁國主沒有輕易定罪,這老人身為三公之一,與九卿不同,背後世家之勢,“眼下當務之急,是平息騷亂,既然大司農的法子有效,不妨推廣開來……”
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下,想了想才道:“不過,不能再讓官吏逼迫了,這樣,派人將這老農之法張於告示,讓庶民知曉,使他自行安排農時,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