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4章 法家精神,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握的知識,所擁有的眼界和認識,又能起多大作用?

人終究是受時代所限,用今日的標準,去嘲笑和評價古人,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嚴謹的。

在聖賢所處的那個年代,不要說科舉,連對律法條文的認知,都沒有建立起來,有的只是高低貴賤——各國的統治者、貴族、士族,他們的血脈能追溯到上古的諸王之戰,在別人看來,他的身居高位,當然具有法理性。

在那個時候的人心中,是沒有“科舉做官”這樣的概念的,對他們來說,貴賤有別,天經地義,以貴統賤,才能長治久安。

在這種萬民認知面前,一個人就算學究天人,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又能做些什麼?

可是,刑鼎打破了成規。

它的出現,讓那個時代的秩序產生了混亂,這就需要一個嶄新的秩序體系,來將這種混亂約束進去,從而引得百家爭鳴、各展神通,各家學說因時而變,催促著當時的學者不斷去完善和嘗試,這才造就了聖賢之世。

當然,刑鼎只是促成大爭之世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

看著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邱言作為一個旁觀者,胸中也有激盪之感,心底浮現感悟——

“破而後立,人道的歷史,就是在這種迴圈中,不斷前行……”

在領悟的同時,他對於聖賢的主張,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隱隱有了跳出儒家角度、從其他方面去審視的趨勢,讓他的道心漸漸生出變化。

就這樣,邱言沉浸在記憶世界的回憶中,領悟著這段法家之語的深意,感受著寫下這些話的法聖主張,很快又有了更深的領悟。

“原來如此,這律法公之於眾,還有另外一層含義,是為了防止百姓無意之中犯下過錯,到時如果赦免,就損壞了律法的威嚴,如果嚴格執行,就要枉殺他人,正為如此,才應該公開,而且要儘量言語樸實,不去堆砌辭藻,讓人一看就能明白含義。”

看著想著,這段話語的意思徹底明晰起來——

“律法並非是要破壞秩序,也不是為了懲戒和壓迫他人,恰恰相反,公之於眾後,讓人心存畏懼,使人不去犯法!”

這念頭一出,整個記憶世界震盪起來,那些個畫面隨之消散,變成了一枚枚篆字,飛舞盤旋,匯聚過來,還是圍在邱言神魂的周圍,但裡面的精神卻與其魂越發相似,最後融入裡面。

緊接著,邱言神魂一漲,化為書架形態,將這股法家精神凝成一卷竹簡,收入其中——神魂一成,地魂的功能就都融入其中,成為神通根本。

隨後,他的神魂明顯漲大,心火更盛。

“我初凝神魂,下一步就是壯大神魂,嘗試著與血肉聯絡,等神魂能承受氣血流轉,在與心火連線在一起,就能進階到歸一境第二階魄養魂。”

想著想著,神魂一轉,重新歸竅,邱言渾身一顫,睜開眼睛,低頭朝桌上竹簡看了過去。

“和前兩次相比,這次收攏聖賢手稿,沒耗費太大功夫,也沒經歷多少事端,自然而然的融入精神,觀看記憶,這既是因為有了足夠的學識積累,也是凝聚了神魂,又有了駕馭心魔分身的經驗,對感悟掌控的更加精細,才能一舉而成。”

邱言一邊想著,一邊掃視竹簡上的文字,體會其中精神,當看到“心術”內容時,心中一動。

“在這篇手稿裡,有關顯法的內容,能與天地秩序相合,但和心術有關的部分,則只是感悟,可見法家雖有‘法術勢’之分,但符合人道發展、能凝聚民願的,卻只有‘法’的部分,這一點,日後還要深入研究一下。”

一念至此,邱言對自己的學術研究,設立了大致方向,跟著捲起竹簡,放回盒子裡,重新蓋上。

此時,天色已晚,他神魂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