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0章 學府學子心,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的認知差異,進而誕生了不同的結論和看法。
國戰尚且如此,對挑起國戰之人的評價,更是五花八門了。
監生因為所得訊息有限,立足視野也有偏差,所想所行,諸多判斷,都是依據平時經歷的事情,又或以道聽途說的某些觀點作為參照,他們並沒有看出來,大瑞高層對此戰早有醞釀,那柔羅人的崛起,也決定了中原、草原必有一戰,只是時間早晚、長短的問題。
看不清楚這一點,自然就有人把挑起國戰的責任和緣故,歸結於邱言。
實際上,邱言之所以會出現在草原上,根本原因,是隨團出使三水,而使團本身的使命,正是和三水諸部聯合,為攻擊柔羅人做好準備,由此也能看出,就算沒有邱言插手,國戰正式爆發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因為視野和情報的侷限,不少反戰、主和的監生,無形中將邱言當成了挑起戰亂的罪魁禍首,他們也都知道邱言的成就和地位,但每當前線傳來死傷訊息,還是忍不住黯然神傷,然後就要找一個目標宣洩,邱言無疑就是這麼一個選擇。
不過,不久前皇帝的一封詔書,使得邱言一躍成了國子監的官令之一,倒在監生中掀起了些風浪,加上有心人推波助瀾,一部分監生立刻心潮澎湃,要與邱言辯論一番,來聲張自己的觀點,為國與民請命,要代表無故慘死的兵卒、替被捲進戰亂的百姓,與邱言一辯!
在這種情緒的激勵下,邱言的位格、名聲,反成了種催化劑,越有名,越讓學子們血脈沸騰,生出一種不畏強權、不懼學理,一心為民的感覺。
只是,最初的激情稍微退卻後,群情激奮的學子心中,不可避免的升起凡俗之念,這也是人性使然,除了純粹的理想,一些其他考量慢慢滲入心中,讓他們有些患得患失,但對與邱言辯駁,卻也多了一點期待。
不過,這種期待、激烈的情緒,卻因邱言忙於整理典籍、道藏,被一點點消磨——受了職後,邱言一次都未曾來過國子監,這無疑使卯足了勁、想要有所表現的監生們,彷彿一拳打在了空處,那一開始的銳氣,慢慢的消磨殆盡。
就在他們的心裡的那股勁兒將洩之時,邱言的突然到來,又重新喚起了他們的心思。
今日,國子監直講,很早就通知了監生,說是新任的博士要來考校學問,讓他們早作準備,那監生如何還不知道,是邱言要來?
所以,不少監生立刻就動了心思,要提早做好萬全準備。
“我等要為民請命,所以才與邱博士辯論,但邱博士的學識,有諸多大儒證實,又是兵家宗師、狀元魁首,雖然挑起戰亂,但在草原攻無不克的事蹟不是假的,論及這些,我等必然不是對手,要引以為戒!避實就虛!”
一大清早,就見到幾名監生聚在一起,商談對策。
邱言在國子監的職位,是國子監博士,這裡的監生稱呼他時,不是稱都承旨或者學士,而是叫邱博士,這個稱呼,與邱言前世的某些稱呼類似,但論及位格、含義,卻是千差萬別。
“不錯,凡事都講究以長補短,在辯論之前,我等須得要有自知之明,要論學識,如何是邱博士的對手?所以這次,咱們要扣住一個‘理’字!因為咱們肩負天下之望,是替天下百姓說話!”
“正是如此,是為民請命,不是爭名奪利,要透過這一場辯論,使天下人能知道一點道理,開啟民智!不再蠅營狗苟,也不懵懵懂懂,而是要知曉自身之命!”
……
這一聲聲口號,越說越是讓監生學子們激動,但到底有人還存一點理智,見到邊上有一名監生走過來,順勢就問:“方兄,你是從劍南道過來的,對那位邱博士,可有了解和看法,不妨說出來,給咱們參考一下,也好知己知彼。”
那監生聽了,看了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