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4章 南疆言兵,殿上臣亂,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張鏈深知低調的必要性,又怎會在這個關頭,主動跳出來?

況且,他很清楚,就算自己不出面,也會有足夠分量的人出來反對。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幾名老臣出列,要給還未表態的皇帝上言。

“皇上,古就有云,認主和德於上,百姓和合於下,未有國於外戰,而內動於制的,這是禍國亂民之言也!”這樣的言語,是勸慰皇帝不要瞎折騰了。

“將相和調,則士豫附。則天下雖有變,而權不分。”這樣的言論,有著危言聳聽的味道,如果是普通的臣子說出,難免引人非議,可讓德高望重的老臣說出來,就有所不同,是種明諫。

更有看上去連眼睛都睜不開的老臣,顫顫巍巍的走出,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道:“窮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昔者強如炎武,亦知此理,激戰後休養生息,才有大炎四百年基業傳承。”

一人一句,頗有倚老賣老的味道,但話從他們口中說出,意義和分量自然不同,這些老臣雖然權不至宰執,可威望並不欠缺,在大瑞這樣的王朝環境中,連皇帝都不能將他們如何。

聽著幾人言語,李坤翻動著那封奏疏,因為群臣反對略有起伏的念頭,竟是漸漸平復,轉著念頭——

“邱卿做事果然穩妥,應是料到如今局面,奏疏中的所言之事,就像針對這些老臣的話語一樣,能避開他們關注的要點,難怪他會提出試行之法,這方法不只解決了朕頭疼的問題,還能同時處理當下的當務之急,堵住群臣之嘴,只是提出的幾個人選……”

對於老臣,皇帝同樣頭疼,供著不是,反駁也不是,但邱言的奏疏上,卻給他指明瞭道路。

想著想著,他在群臣說話的間隙中咳嗽一聲。

這聲音一落,本來亂糟糟的金鑾殿,頃刻間落針可聞,群臣顯然早就等著皇帝表態了。

李坤也不遲疑,將奏疏放下,就道:“諸位說了這麼多,拳拳之心朕心裡清楚,但不妨聽邱卿將事情說完,對了,他今天上這一封奏疏,也是朕前些日子醒來之後,談論時提起。”

“這……”眾臣未料皇帝會直接承認,一時間面面相覷。

李坤也不管他們,就去問邱言:“邱卿,你在奏疏中言及,要稍有變易,以適其時,此變動是為了針對南疆戰事?不妨細細說來。”

“是。”邱言點了點頭,也不看其他人,“諸位大臣的提議都是好的,老成持重,不過臣的這個建議,主要是針對南疆戰事,臣聽說南疆之地,連軍鎮都陷落敵手,雖然事後奪回,但終究顯露出一點問題,是以才想要過去一觀,對症下藥。”

“過去一觀?”聽得此言,不少人都是眼皮子一跳。

那邊,邱言繼續道:“事情終究要處理,但北疆牽扯兵力,因而在南邊能夠投入的力量有限,可就算什麼都不做,南疆戰事亦不會平靜,倒不如稍加改易,因勢利導。”

到了這個時候,其他人如何還看不出邱言的目的所在?

“他這是要用南疆戰事為藉口,藉機攬了南疆兵權,然後施行兵制變法,以為世先!”不過,看出了這一點,卻不能立刻反駁,正像邱言所說的那樣,他是在提出解決的辦法,甚至願意身先士卒——

南疆局勢一出,就成了燙手山芋,幾乎沒有朝臣主動請纓,甚至會刻意避開,就連平日裡喜歡去軍中撈功的,都不會選擇去南邊,而是要去北疆。

一來北疆大戰,戰的是柔羅,殺一個柔羅人,比殺十個南疆人功勞還大,二來北疆戰事日漸清晰,柔羅人眼看大勢已去,過去直接享受勝利果實,相比之下,南疆沼人羈縻甚早,多年來時有叛亂,根本就是一個泥潭,牽扯複雜,殺多了未必就是好事。

不然,如宋淵這般的節度使,也不會想辦法調去北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