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0章 看兩府變遷,欲祭天封神,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他背後的孟家,按理說同樣是世家大族,可在兩年以前,有了變化,得益於邱言留下來的活字印刷術、與嶄新的燒鍛之法,加上邱言掛名弟子華舍的幫助,孟家連同整個三晉之地,在技術上迅速崛起,並將這種技術優勢,轉化成了經濟利益,從而使得三晉,以及附近的河北道世家,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蛻變。
這種蛻變,使得這幾個家族更加傾向於變法一派的新黨,只是他們終究不可能跳出世家侷限,所以孟青賓在政事堂中,表現出來的就是中間派,略微偏向於新黨。
如此一來,政事堂新的五人,也就是馬陽、徐進、許應一、蔡闕和孟青賓。
乍一看,除了略有偏向的孟青賓之外,幾乎沒有新黨的立足之地,再加上王甫被罷黜的關係,很多人一度以為,皇帝是要終止變法,排斥新黨。
不過,就在人心思變之際,隨著一紙任命,新黨中的重要人物岑帛升任禮部尚書,李坤又與他同知國事之便利,但凡宰執在御書房議事,都有岑帛相隨,並且不是旁聽,李坤時常會徵求意見,時有相應。
到了這個時候,其他大臣才意識到,王甫的離去,或許是因為其威望太高,對新法的影響太大,被皇帝所忌,又可能是在兵制改革方面與皇帝有嚴重分歧,這才退下,可皇帝並沒有因人費事的打算,依舊支援著變法。
不過,王甫一去,新黨一方論資歷和功績,都沒有合適之人足以步入政事堂,這才沒有人成就宰執,可對岑帛的安排,無異於是另一種形式的認可。
吏部掌管官員升遷,本是六部中權勢最大的部門,吏部尚書甚至有“天官”的稱呼,權柄不小,再算上能參與御書房奏對,幾乎是準宰執了,只等資歷熬夠,立刻就能登堂入室。
甚至,還有人意識到,馬陽這位無為宰執,之所以能穩坐政事堂,佔據一個位置,說不定,就是皇帝為了方便岑帛入宰的安排,這樣一來,等岑帛入堂時,就不會因此與其他勢力發生衝突——
兩年半後的今天,李坤這位皇帝,在平衡各方利益、異論相攪方面,已頗具手段,不再似原本那樣喜怒形於色,常給人以高深莫測之感,但碰上今天的事,還是免不了憤怒,怒火都顯露在臉上。
“北疆之敵盡被掃滅,所餘不過殘留,當務之急為安置諸部,這是幾位愛卿之前所說,朕句句記在心裡,可你們就是這麼安置的?安置官胡作非為,令已經臣服的幾個部族,憤而將之他們斬殺,然後舉起叛旗!這是怎麼回事?嫌大瑞兵將死的不多?不夠?覺得戰局結束的太早?又或者覺得朕太過清閒,想給朕找點事做?”
李坤說著說著,聲音越發低沉,給在場的眾臣帶來巨大壓力。
“陛下,”王靖硬著頭皮道,“這事,或許是個機會,北疆之人虎狼之性,之所以臣服,是因柔羅人被我大瑞擊潰,將他們震懾,他們也打算抓住草原上的權力真空,依靠大瑞的力量崛起,成為新的霸主!這三個叛變的部族,正是其中代表,若將他們擊敗,可以殺雞儆猴。”
這位之前傾向講和的樞密使,在大瑞取得對柔羅的勝利後,腰桿子也直了起來,說話硬氣許多。
“哦?王卿是這麼認為的?”李坤循聲看去,眉頭一皺,將一份奏摺扔了過去,落在桌邊,“那不妨看看這封奏疏,這是三水安置使寫的,上面說了三水和其他幾大部族,對這次事情的看法。”
“陛下,這……”聽到這裡,王靖如何還不知道話中責備之意?
啪!
李坤一掌拍在桌上,怒道:“前線將士,用鮮血拼殺出來的疆土,差點就毀在幾個安置官的手上了!你瞧瞧,三水族人和其他草原之人,是怎麼說他們的?為所欲為!無法無天!那一句‘我就是王法’,真是好大的霸氣!朕都不如!”
“陛下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