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7章 南疆沼,憶往昔,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南麓一座中土人寨子的族長,後來南疆歸順,局面大變,沼人漸安,大瑞人的位格上升,那寨子的地位也不斷攀升,寨主元守方更是武功高強,很快就與沼王葛洛蘭齊名,因血脈之故,與中原王朝官府打交道的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現在,政策舉措失當,令南疆重新不穩,說起源頭,還和劉石有關,那新任的劍南道觀察使,乃是他這一系的官員,為黨羽走卒,互為倚仗,走通了關係,才被劉石看重,送夠了錢財,被派去南疆撈政績,一啄一飲,皆有因果。
只是卻也有反噬之時。
邱言對南疆的佈置,本就一步一個腳印,要慢慢融合,恩威並施,懷德畏威,方可生效,但新任的觀察使則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認為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願意循規蹈矩,追求立竿見影之效。
另一方面,這觀察使成長之時,正是文網發跡的時候,他資質也有,很早就從網中攝取知識,因而見多識廣,自認為比前人更有見識,覺得古人之法、前任之法,都是落後而失當,自己一當政,便認為時機已到,用激進之法,強行將沼人收納,光編戶齊民還不夠,還要徹底移風易俗,用行政手段,強變人心。
若是此事能成,那自是一大奇功,能上青史。
那觀察使倒也有些精明,事先派人送書劉石,言及分功,讓劉石很是心動。
那劉石心想,當年邱言為政,文網不全、機關不現,落後而陳舊,尚且能成,現在世事境遷,再按照邱言之法而行,就不妥當了,而且還顯得邱言運籌帷幄,反為不美,就同意了此事。
甚至他還打算事成之後,上下運作,將邱言從前功勞都變作自己的,畢竟很多事,世人只看結果,不問過程,更沒心思探根究源,自能瞞天過海。
奈何邱言的佈置穩妥為主,體現尊重沼人之意,雖有目的,卻不極端,早入人心,這新晉觀察使一番作為,反激起沼人族群之心,鬧將起來,尾大不掉,以至沼人氣運再起,雖促進東華之運,但對大瑞來說,不是好事。
“公不公道,都是相國嘴上說的。”
這邊,劉石要安撫元守方,另一邊又有人起,卻是名為楊池的書生,氣態從容,面上帶笑。
一見這人,劉石眉頭皺的更緊,知道事複雜起來。
這楊池也算劍南人士,但其不在蜀地,因犯案而發配放逐,此人在那劍南站穩了腳,聲勢不小,是最早一批能請灶王爺落神、施展神打之人。
為此,他頗受當地王公貴胄看重,幾年前又有一場風波,最終被劍南武林、綠林推舉為先生,影響不小,所以身具一方氣運。
更關鍵的是,這人乃灶公信民!
不僅他是灶公信民,元守方同樣也是,二人對灶公的寄託之念都在虔誠之上,乃南邊有名的灶公眷屬。
要知道,如今的灶公可不是新近興起的小神,而是受先皇祭祀,享廟受福,禱天告地,封為王爺,本身更是位列天君,位格之高,冠絕星空!
這樣一尊神靈,其信民中的佼佼者,權勢之大,有時還要超出世俗的統轄,就算一般的地祇都不敢違抗。
正是這個關係,元守方與楊池本就有著聯絡,他們二人也具有雙重身份——
表面來看,乃是南疆沼人的代表,以及劍南道各方黑道、綠林等的代表,但深層的身份,實際上是代表著神道前來,也是謀奪氣運的。
只不過,這個身份,在場眾人都不說破。
可也因為這內部的聯絡,元守方與楊池之間存有默契,守望相助、同進同退,楊池站出來,本就是應有之意。
“劉相國,前任的葉運葉觀察使,提倡蕭規曹隨,對定國侯的一眾政法,都是順勢而行,所以萬民安樂,沼地安康,大好局面,而今毀於一旦,著實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