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化兩書,神道框架,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平息下來,有著扭曲跡象的橫豎墨線,亦重新安定。
因為這道感悟的躁動,令棋盤異動,稍有不慎,就可能讓邱言暴露神通之法,但異動持續時間極短,旁人根本沒有發現半點跡象。
只是,這枚棋子落下去之後,對面的高松卻沒有立刻回應,他正在閉著眼睛,眉頭皺起,似乎正在思索著什麼。
“咦?這高松在做什麼?怎麼突然就停下來了?”
“是啊,二人先前下的是快棋,你來我往的,怎麼突然就停了?難道邱言的這一手,有什麼名堂?”
“不對呀,這一手並無太多驚奇之處,何故會讓高松停下來思索?”
“高松經過了這一輪攻勢,疾風暴雨的進擊,已經佔據了上風,離勝不遠。”
“不錯,邱言這會兒雖然搬回了部分局勢,但開始的時候失子、失地太多,先天不足,後面即便追趕,卻是事半功倍,到了現在,已是無力迴天。”
看著高松的模樣,觀棋的人群終於忍不住低聲議論起來,不過聲音不響,以防干擾了下棋人的思路,其實,到了現在,他們也已經看出了此盤局面,知道大勢底定,這才發出言論。
不過,高松雖是一副冥思苦想的模樣,眉宇間卻是流露出一種歡喜神態,那是心頭明悟後,自然而然生出來的喜悅。
過了約莫五六息的時間,高松重新睜開眼睛,看了邱言一眼,接著一揮手,將手中棋子扔在棋盤上。
他的這個動作旁人並不陌生,從前看人下棋,經常能夠碰到。
投子認輸!
只是,明白了動作所代表的含義後,觀棋人群好似開了鍋一樣,登時人聲鼎沸。
“怎麼回事?好端端的,這高松怎麼就認輸了?”
“是呀,他明明佔據局面優勢,再來一場快攻,那邱言的防線就要崩潰,心腹暴露出來,必輸無疑。”
“明明要贏了,偏偏卻要認輸,怕是有什麼古怪。”
不只觀棋之人議論,高松身邊的幾名師弟,更是個個各自變色,急急上前,在高松耳邊說著話,想要搞清楚緣由,又或是勸他悔棋,不然輸給邱言,會影響名聲。
不理眾人議論,高松卻是起身朝邱言拱手作禮,語含真誠的道:“邱公子心胸寬廣,高某受教了,這局棋我收穫良多,若還不知收斂,貪得無厭的求名,就有違孫聖之教誨了。”
邱言起身回禮:“承讓,這對弈手談,本就是切磋印證,沒有誰教誨誰,若論佔便宜的話,其實邱某佔了更多的便宜。”
他這話不假,要知道,二人的這局棋,表面上是棋力交鋒,實際上卻是思維碰撞,是透過棋盤,將心中對聖賢之道的領悟相互傳授。
相對而言,邱言心中所學廣博、繁雜,傳授出去的內容涉及眾多,對高松有很大啟發,可反過來說,高松雖然涉獵有限,卻算得上精研,苦讀多年,不只自己有著理解,還有崇禮書院的傳承在裡面,他所傳遞出去的感悟,往往是一針見血,令邱言身有感觸,對自身所學是難得的補充。
另一方面,邱言畢竟有著完整的聖賢精神傳承,整個思想的框架都已經搭建起來了,這外來的感悟能加快完善,就好像蓋房子的時候,早就建好了地基,就等著向上壘磚了,從外面吸收的每一道感悟,都可以添磚加瓦。
相比之下,高松所得雖然涉及眾多,但零零碎碎的不成體系,東鱗西爪,難成體系,而且他本身並未得到《禮論》的完整傳承,因而無法融會貫通,好比是想要蓋個房子,但是磚瓦木樁都還沒湊齊,甚至談不上動工,地基與屋舍本體還沒影子。
真的想將這些收穫轉變為自身的學識、文思,他至少還需要經過幾年的思索和研讀。
從這個角度來看,邱言確實是佔了便宜,藉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