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8章 儒釋相爭,因果立願【第三更】,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意念降臨,令在場眾人的心裡同時響起一個聲音,吐字如雷霆,字字清晰——
“即物為空,萬物為一!”
“好一個空無立義!”大陳先生左邊的老人冷笑一聲,“老夫周仰,這次過來,本意就是要與你辯一辯此事!”
“德行書院的周仰?”聽到這個名字,邱言心中一動,知道了其人身份。
興京周圍也有幾座書院,除太虛書院之外,較有名的就是這德行書院了。
而聽其人言語,邱言亦明白過來,知道今日論道的主因,並非因為自己,而是由於儒釋相爭。
此時坊間也有傳聞,聽說持續了好一陣子了。
周仰開口出聲,亦有秩序之力相隨:“這世間萬物,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存在的,哪裡是所謂佛陀之心,就能扭曲、更改的?”
三僧聽了這話,表情不見變化,只是齊齊攤開手掌,手中滾落幾點沙粒,沙粒變化,也有萬民景象,引得眾人去看。
但只是一觀,甄知佐等人的臉色就唰的一片蒼白。
原來這沙粒之中蘊含神韻,能讓觀者一看就明深意,只是一眼,甄知佐等都被裡面的諸多秩序所驚。
“這是何人推演出的景象?竟無人倫之分,不言忠孝……”
另一邊,大陳先生目光一凝,視線直指三僧身後光芒,頓時光影飄忽,天理迴圈,天花落下,地湧清泉,兩者接觸,就有一句一句經義話語接連生出,引動人道秩序,侵襲過來。
這本是論道,大儒自然不會借龍氣鎮壓,而是要在道理上壓過一頭。
頓時,秩序與因果碰撞,釋道與儒家擦出思維的火花。
一邊金光蔓延,宏大意念擷取三界真言,吐露一句:“緣合而有,本自無有,皆如幻之所作……”
另一邊肅容而對,結合人道之念,以秩序演繹典籍,構建一句:“天以陰陽分,地以剛柔用,人以仁義立!”
隨後佛光顯化,三僧以沙粒演化世界,布三天世界,羅萬二千天下,恆沙閱國界,飛塵積紀劫。
這一刻,顯示出了佛家視野之廣大,非侷限一洲,要以宏大世界,壓服人道大儒。
“既然如此,我觀時書齋,也不好置身事外了,”坐在大陳先生右邊的老人,這時出聲道:“若夫眾生者,取之有時,用之有道。行火俟風暴,畋漁候豺獺,所以順天時也。”
此言一出,那種順應天時,與天地和諧的意境呼嘯而出,自強不息、役物以養生、漁獵而後食,這般心念,超脫了部洲之分,但凡是生靈,無論居於何方,都有相同的願念。
只是一句,就將佛家的廣大世界觀,具體到了個體的心靈之上。
短短時間之內,雙方你來我往,以思維為刀劍,以秩序與佛光為載體,在這大殿之上,上演了一幕舌燦蓮花、唇槍舌劍。
觀戰的甄知佐、小沙彌等人起先驚訝,但隨後心神融入其中,看的如痴如醉,那每一道光芒、每一句話語,都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啟迪,見識暴漲!
見多識廣,可以明心。
但在這思維的碰撞中,漸漸也有壁障出現,阻隔在三名大儒和三名僧人之間,起先模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發的清晰,到了最後,就連小沙彌都能看出其中根源——
夷夏之分!
端委搢紳,諸華之容;剪髮曠衣,群夷之服。
華夷之辨,本是儒家立足的根本之一,以禮樂參雜其中,根基不動,外來學說終究要受抵制。
如眼下與三僧論道的大儒,彼此之間也有學派爭執,但現在卻能放下種種,合力而辯。
其實,大陳先生對佛家中的一些思想,是持著吸收、接納的想法,但依舊不會承認其凌駕於儒家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