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袍染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6章 吾道不孤也!,道果,戰袍染血,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驚駭之語後,那策論便毫不遮掩的探究其“利”來,甚至明確提出來“人非利不生,曷為不可言”!
看到這一句,胡用與羅中傑心神動搖,心神差點失守,而念頭隱隱被牽引過去,恍惚間,看到一頭名為“利”的野獸,被釋放出來!咆哮嘶吼!
不過,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有名為秩序的韁繩落下,將野獸拴住,進而駕馭!
“言而不以禮,是貪與淫罪矣!”
二人因此驚醒,回憶剛才景象,背上滿是冷汗。
“我等竟被此文奪了心神,差點沉溺進去!”
在二人後怕之際,王甫是轉頭看了過來,並問道:“此文說,求利乃人之本性,當加以引導,不能諱疾忌醫,即便閉上眼睛,人們對利益的追求也不會消失,你們覺得這話對不對?”
胡用和羅中傑心未定,還把握不住思緒,但聽了這話,依舊捕捉到了一點危險氣息。
“這話似是意有所指,莫非是在說興京商賈之事?”
興京商賈,表面看起來,似乎是新法受到抵制,但深層次的原因,還是利益之爭,很多人都心知肚明,但官場自有潛規,很多時候,心中清楚,亦可裝作沒看到、沒聽過,可現在王甫的一句詢問,卻令胡、羅二人有些進退維谷了!
好在王甫並未繼續逼問,話鋒一轉,再次聊起這篇策論。
策論的前半部分,描述的是民間之人對利的追求,一如雜文,兩者呼應,給人以一脈相承之感。
文中不斷強調,有人以民逐利,而斥為愚昧,但實際上,即便沒有為學,但普通民眾在生活中依舊能累積智慧,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勝過讀書人一頭!
這種說法,令胡用、羅中傑心生不滿,但邱言的策論,寫的情真意切,顯是抒發胸中真意,很多地方都是源自現實細節,是兩位官員所不瞭解的領域,有心反駁,無從下口。
事實上,文中觀點,也是邱言在感悟人道後的最大感受。
前世的時候,他亦受到一些人的影響,認為科技發達,就等於站在了古往今來的進化巔峰,如今,隨著對人道的慢慢探索,才知道這是種淺薄的進化觀。
古代的人,或許沒有諸多科技手段,也接觸不到浩如煙海的資訊狂潮,但並不代表著他們愚昧,任何時代的人,都會思考、會行動,有著符合自身時代的先進之處。
以此為根,他的這篇策論,言及“利”的時候,不斷強調平凡之處的人道智慧,因紙質近乎聖賢,便有種牽引他人思緒的趨勢,若不是有貢院鎮壓,會造成何等影響,著實難料。
“不妙!此人之才遠超想象,得了官身那還了得?估計會影響新黨權力劃分,若張厚知道是我將考卷保下來的,說不定會有隱患!要壓一壓此生勢頭!”
心中轉過一個念頭,羅中傑組織了一下語言,趕緊就道:“此生目光尖銳,能從細微處見道理,但到底經驗不夠,能提不能解,還需琢磨……”
從發現考卷並非文枝楨所作後,羅中傑的念頭就有了變化,策論中的看法也讓他不喜,這才漸漸與胡用相互附和,但話到一半,卻戛然而止,而後猛地瞪大了眼睛。
同樣的模樣,亦出現在胡用臉上。
二人的目光同時盯著一句話——
“為天下理財,非是為利,卻是國之大利!”
開端的五個字,二人並不陌生,他們之所以爭鋒相對,導火索就是這五個字,當時一看,都覺得是新黨思想,可現在通篇看下來,看法卻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將利與國同言,然後說為天下理財,這人難道不怕得罪世家大族,然後因言獲罪?就算是會試策論,一旦傳出去,恐怕……”
其實,便是讓此文作者拿個進士身份,論資歷也只是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