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三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章 朱珪救災,清朝第一貪和珅是怎樣上位的,農家三少,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春風得意馬蹄輕,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句孟郊的詩句完全可以形容時年三十一歲的和珅。

三十一歲,春風得意,颯爽英姿。和珅可謂達到了人生的巔峰。現在他身兼數職,由戶部侍郎擢升為戶部尚書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兼理藩院尚書,又與乾隆皇帝結為親家,兒子成了皇上最疼愛的女兒的額附。

現在的和珅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古人云: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倚。就在和珅春風得意的時候,遠在順天的一個人正在給他挖掘墳墓。當然這個人,現在他也不認識和珅,和珅也不認識他這個人。他們兩個也無冤無仇,可是事情就是這樣的奇怪,冥冥之中,也許是上帝的安排。

和珅在京城裡勤勉做事,那個人在順天終日苦讀,本應該是老死不相往來。可是命運卻把他們兩個聯絡在了一起,而且互為仇家。

話說,這個人叫朱珪,順天大興人。乾隆十三年中進士,此人當時十八歲。初選庶吉士,後來乾隆皇帝賞識他的學識和他的人品,讓他做侍讀學士,不久改為福建糧驛道。朱珪做事勤勉紮實,為人厚道,很快又被擢升為按察使、布政使。

乾隆皇帝七十大壽大典後,和珅達到了權力的巔峰,碰巧的是他的掘墓人朱珪也得到了提拔,不過這時兩個人還沒有工作交集。誰也不認識誰?

先說朱珪,他被提拔為山西代理巡撫,到山西赴任。這個朱珪,做官最勤政務實,愛民如子。

朱珪在處理完日常工作之餘,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整日埋首書房。

朱珪在山西巡撫任上,心繫群眾,關心群眾疾苦,深得老百姓愛戴。可是山西的布政使畢沅卻看不起這個新來的省長(巡撫),原因就是他倆三觀不在同一個頻道,可謂“道不同不足與謀。”

畢沅長期在山西任職,過慣了奢侈的生活,平日裡喜歡大手大腳的花錢,沒錢了,就去國庫中“借”一些,或者從自己的下屬手裡“挪”一些,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當然無論是他從國庫中“借“”的還是從下屬那裡“挪”的,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下屬當然也很明白,全當是孝敬布政使大人的。

布政使大人也很清楚,“挪”了下屬的銀兩不能白“挪”,畢沅可記著他們的好處哩。他會記著這些數目,自己也會創造機會給這些人撈回來的機會。

朱珪上任不久,恰逢汾州縣遭遇水災,災情就是命令,朱珪就急忙趕赴災區參加救災活動。在救災現場,朱珪率先垂範,挽起褲腿,赤腳下水,趟水進到百姓家裡檢視災情,檢視百姓的受災情況。

看到百姓房屋倒塌,缺衣少食,朱珪心如刀絞。他急令縣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誰知縣令支支吾吾,不願意開倉放糧。

朱珪大怒,親自去開倉放糧。結果開啟糧倉的一瞬間,朱珪傻眼了,糧倉空空如也。氣得朱珪大罵縣令是狗官,國庫竟然被這些蛀蟲掏空了,國家危難之際,他們卻中囊私包,成何體統?

朱珪氣得要把縣令就地革職查辦,縣令嚇得跪地磕頭求饒,說請大人饒了他,他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想辦法補齊糧倉裡的糧食,還請大人寬恕小人的罪過。

大敵當前不易換帥,大災面前更不易換帥,朱珪還是仁厚的,原諒了縣令,讓他儘快籌齊糧食,救濟災民。

知縣挖苦心思到處籌集糧食,求爺爺要告奶奶,終於把糧倉那個“窟窿”填住了,滿以為這件事就此罷休,再也沒事了。

誰知這時,朱珪一紙公文下來,革了這個縣令的職,攆他回老家去了。

隨後,朱珪親臨現場,到各縣區檢視糧倉儲糧情況,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各縣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的情況,這時分管糧倉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

千古群雄闖三國

星落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