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節,姓師,石頭羊,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怒要降下水災了, 都會派這些水老鼠來替它探路,先把城裡頭能提醒災難即將發生的貓狗都咬死,這樣得罪了龍王爺的凡人就不知道自己就快大難臨頭了……還有那個龍捅漏了的天故事,這還是我奶奶以前每天晚上都用來嚇唬我趕緊睡覺啦……”
這見多識廣的路人們這麼完全不當回事地說著明顯也沒當真,只是當個嚇唬小孩的笑話就說給身邊的同伴一起聽聽,可他口中提到的那幾個有關水災的故事,卻是確實確實廣泛流傳於全國範圍內的志怪故事,而龍王捅漏天就是其中之一。
龍王捅漏天,來自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一個真實的民間故事,楊川市有不少上了年紀的老人們都喜歡將這種情況說成是大夥頭頂上的天讓發怒的龍王爺給捅漏了,以此形容雨水和天上的龍之間存在的某種的關係。
而要仔細說起這個龍王發怒的事件,則還要說1937年發生在楊川乃至整個中部平原地區的一場大水災了。
這場水災曾被稱為是建國前最後的一次大水災,起因據說是因為當時某地的軍事炮臺被炸,硬生生炸出了深埋在地底的一段疑似龍背骨的未知動物骨骼。
這些龍骨一經出土就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密切關注,但因為身處於那個戰亂頻發的特殊年代,所以歷經三個月的時間卻並沒有得到政府很好的儲存和修復。
聞訊悄悄來到此地的外國商人,軍官,甚至是神父輕而易舉地從本地人那裡用一兩個銀元就輕易地拿走了這些稀世珍寶,又準備透過停靠在廣州,成都等地的輪船秘密運送回法蘭西或者是英吉利的萬國博物館裡永世珍藏起來。
可誰知道輪船尚未離港,夾雜著龍王滔天怒火的大雨就來到了,廣州政府門前的青天白日旗被三道從天而降的驚雷劈了個正著,連市政府辦公廳外懸掛的蔣中正畫像都險些跟著遭了秧。
此事一出,舉國震驚,五臺山上的幾位中國佛教協會出身的大師傅連夜下山搜尋龍骨坐在,傾盡一生所能為沿海地區的無辜受難的普通民眾操辦水陸法事,並試圖用繁盛的香火乞求被驚擾了墳墓的龍王原諒,可卻仍舊無法阻止一場龍王大水災的來到。
當年楊川市作為當時二十多個周邊受災區之一,在這一整年被暴雨沖垮了大量上世紀的本地民居,事件發酵到最後,全國最後統計下來的具體死亡人數也是相當的觸目驚心。
大量的牲畜甚至是因痢疾而死的活人腐爛後的屍體就那麼隨便地漂著被兇猛食肉,體型足有一般貓狗大小的水老鼠瘋狂吞食啃咬,附近幾個大江大塘裡的魚蝦水蟲也跟著一起湧入了楊川市的大街小巷佔領民居,一時竟沒有一絲活人的容身之處了。
而更讓人不寒而慄的,除了那些神出鬼沒,用棍棒火鉗都打不死的巨型水老鼠,當時在楊川市的街頭巷尾,不知為何還傳出了有關那條發怒的龍王座下的四方水鬼在到處索命的詭異傳言。
說是隻要一入夜,在沿街的舊下水管道里和白天積水比較多的地方,就會出現類似老人和小孩發青的手在往外抓人,並且能夠把活人給一路拖到陰間去。
更甚至還有目擊者聲稱自己曾親眼目睹了面容蒼白卻相對完好,試圖從陰間回到陽間探出來尋找自己丈夫的女水鬼。
那女水鬼身上穿著講究的牡丹花旗袍,嘴巴鮮紅鮮紅,牙齒又齊又亮,聽上去隱約是吳中那邊的口音,說的是標準的吳儂軟語,一張嘴就和唱小曲似的,一旦被人問起生平還會自己主動哭訴起曾經家住太湖邊,不甚淹死之後三十八年未見夫君的心酸過往來。
因為這件事,有些人就曾經猜測過那被炮臺炸出龍骨的龍王可能就是傳說中的太湖龍王,這些水鬼和魚蝦很可能也來自同樣太湖,不過後來因為沒什麼更明顯直接的證據,所以這件事的真相最後也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