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1頁,不讓江山(下),知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名字也是樸普山成為渤海王之後改的,大概也學過一些中原文化,知道固若金湯這個詞,所以為了求個好的寓意,就把邊關給改名為金湯關。

唐匹敵的手指在金湯關位置敲了敲:「渤海人在這裡的守軍兵力不少於五萬人,若你來打,你覺得需要多久能打下來?」

程無節仔細想了一會兒後說道:「大將軍,若屬下帶本部人馬進攻,大概需要十天左右。」

唐匹敵道:「不用立軍令狀,我只是問問你的看法,你只管去打,別有壓力。」

程無節抱拳:「屬下現在就回去準備。」

唐匹敵嗯了一聲,視線從地圖上收回來。

他讓程無節去談條件,是覺得從渤海國帶走至少八十萬勞力,要比壓榨渤海國一筆銀子來的實在。

以渤海國的國力,就算把他們血都壓榨出來,也壓不出多少銀子。

他大概推算了一下,後來跟渤海人要的八百萬兩銀子,渤海人要想湊出來,可能都需舉國之力。

而若是能帶走八十萬的年輕勞力,一下子就能讓渤海元氣大傷。

渤海人窮慣了,他們不怕窮,已經窮苦到那個地步了,尋常百姓家中本來就拿不出一個錢來,還能窮成什麼樣?

反正大不了就是窮死唄,就好像以前不是窮死的似的。

可若是真能從渤海國帶走這八十萬勞力,連年徵戰本就已經傷及根本的渤海,未來十年內,甚至二十年內,都別想把元氣恢復過來。

而這八十萬勞力到中原來,分發到北疆去重修邊關,去修直道,意義極大。

中原百姓會有農忙時候,會有其他事,用這八十萬勞力,一可以補充北方因為戰爭消耗的大量人力,二是可以讓中原百姓踏踏實實的過日子,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可是唐匹敵太瞭解渤海人了,他們對黑武人怕到了骨子裡,是因為黑武人對他們的屠殺可不是隻有一兩次。

中原人歷來心善,是在中原人骨子裡都有的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哪怕是用在報仇上,也能稱之為自此兩清。

也不好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不能說不好也不能說很好。

比如渤海人侵犯兗州,楚國時候,渤海人來一次,楚軍府兵就打回去一次。

就是你打我一次我打你一次,這就扯平了。

黑武人則不一樣,黑武人是你打不打我,我都欺負你,沒完沒了的欺負你。

所以渤海人怕黑武人不怕中原人,因為他們和中原人做鄰居太久了,他們太瞭解中原人了。

大不了就是我打你一回,你打我一回,還能怎麼樣呢?

在唐匹敵看來,如果還是習慣著有扯平了這樣的思維,就是一個帝國會不會成為霸權的桎梏。

沒有扯平了這樣的想法,而是你打我,我會打你,你不打我,我也會打你,養出一種霸道來。

才會讓中原帝國變成黑武人那樣的霸權帝國,才會讓那些小國從骨子裡害怕。

楚國時候,文人們總是說,我們是中原大國,周邊那些蠻夷小國,對我大楚無比的敬仰,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心中驕傲,百姓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也覺得驕傲。

是真的是這樣嗎?不,那些周邊小國對大楚不是敬仰,他們從來都不敬仰楚國。

他們可能會羨慕,會嫉妒,會懷恨在心,態度上最多會巴結,但絕對不會敬仰。

楚國的歷代皇帝,對待渤海國的態度,也向來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所謂的恩威並施。

你來招惹朕,朕就下旨派兵打你一頓,打完了你,再好好安撫你,給你一些好處,讓你體會一下什麼叫大國風度。

唐匹敵覺得這種所謂的恩威並施,恰恰是楚國處理不好周邊小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漫:從fate開始幸福生活

八雲魘

從前有個小土匪

只能吃微辣

無衣之死

蓑衣竹杖

戲精在年代文裡從美食開始

一般幸福

不讓江山(上)

知白

我在東宮為所欲為

梵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