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一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51章 曹操,陸玄腦中裝了什麼?,三國第一狠人,東一方,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陸玄沉聲道:“只要朕在,內閣就翻不起浪花。放眼未來,或許有後世皇帝,就算有軍隊的力量,也很難對付執掌文官體系的丞相。”
“所以,再借力太監。””
“宮中太監的管理,未來可能設立司禮監。這個機構不是立刻安排,或許是十年、二十年後,乃至於更長的時間。司禮監負責替皇帝批答奏章,傳宣諭旨。”
曹操聽得神色大變。
他的祖父是曹騰是宦官,可是,曹操對自己的定位,一向是正統計程車人。曹操打心底,對宦官太監這樣的群體是很敵視的。
曹操一向認為,大漢朝亂了,不僅是皇帝昏聵的原因,更因為十常侍亂政。一個個目光短淺,只知道取悅皇帝的太監瞎搞亂搞,導致大漢朝民不聊生。
現在,陸玄要恢復太監權柄,雖然陸玄說不是現在,或許是未來。可是,陸玄設立的司禮監,竟然要負責批答奏章,傳達皇帝的諭旨,這不行,權勢就太大了。
曹操沉聲道:“陛下,宦官誤國啊。”
“岳父,你又錯了。”
陸玄很平靜的又搖了搖頭。
曹操顯得非常的嚴肅,很鄭重的道:“請陛下賜教。”
陸玄輕輕一笑。
司禮監的設定來自於後世的明朝,雖然明朝出了很多大太監。實際上這些太監的權勢,都是皇帝允許的,都在可控範圍內。
縱然魏忠賢這樣的太監,新皇帝登基,一句話就處死。
大明朝的衰敗,從來不是宦官,是東林黨這樣的一幫人。放眼歷朝歷代,明朝太監真正的權勢很小,從來沒有什麼廢立皇帝的情況。
皇帝翻臉,即便是太監權勢大,也是說殺就殺了。
說白了,明朝太監的存在,僅僅是皇帝養的一頭狗,專門放出來和大臣交鋒的,專門為皇帝爭權奪利。
太監代表的是皇帝。
漢朝的太監,唐朝的太監,又不一樣,這些人沒有限制,能廢立皇帝。
這才是最恐怖的。
每個朝代,都存在特殊的群體,比如東漢的外戚,東晉的宗室,唐朝的太監,這些群體影響力特別大。本質上,是皇帝無法奪權的時候,無法貫徹力量的時候,就推出一部分人來,提皇帝爭搶。
東漢的外戚強大,就是皇帝利用這些人,和豪強大族出身的官員鬥,東晉的宗室為皇帝奪權,唐朝太監和臣子鬥。
這些勢力最終都失控,反噬了皇帝。
陸玄不需要這樣的群體。
陸玄要的,是必須有制衡的。
陸玄是皇帝,他自己的屁股,決定了他對官場的頂層構架,必然相互制衡,又相互獨立。
陸玄看著曹操好奇的神色,解釋道:“對朕來說,我能壓制一切,甚至大都督府、丞相府和司禮監的存在與否,都是我一言而決的事情。”
“我不需要司禮監,縱然設立司禮監,也不需要太監批閱奏摺,不會隨意放權。可是,我的後世子孫,不可能人人都洞察一切,勤奮理政。
“出現怠惰的皇帝,出現了能力差的皇帝,需要太監的協助。同時,又需要大都督府代表的軍隊和丞相代表的文官體系,相互能掣肘,還能聯手壓制太監群體。”
“當然,如果這樣的構架,都扛不住有猛人出現,那就該陸家的人該捲鋪蓋滾蛋。”
“說白了,制度都看人。”
陸玄沉聲道:“皇室有人才,有能力卓越的皇帝出現,我的體系能使得皇帝進一步集權。沒有人才,這個體系能最大限度的託底,維持朝廷的延續。”
曹操仔細的思考著。
他越是思考,就越是讚歎,陸玄的安排的確是有道理。
曹操的眼界沒有陸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