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莫論風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厚黑!東漢版以毒攻毒,三國殺神,舉世皆敵,心動莫論風幡,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到縣衙,縣尉當堂坐定。自有當值衙役前去問明情況。卓鹿老老實實述說了事情經過,退到一旁候審。
審氏族人也不否認,當堂認下了卓鹿所述事實,然後昂首挺胸拿眼斜視縣尉。劉茫看他的神情似乎在說:就是我乾的事,你能把我怎樣?
“如此,調戲良女於前,聚眾傷人其後,笞刑二十,罰十金。”縣尉臉色淡然,直接定案。
“豎子敢爾!微賤小吏大膽定你家公審爺的罪?”堂下一陣譁然,審氏族人更是怒目而視,大叫了起來。
劉茫聽得也是一呆,雖然審氏族人確實有些囂張,行事惡劣。但畢竟調戲未成,反被卓鹿狠搸了一頓。所謂聚眾傷人更是搞反了,是卓鹿把眾豪奴傷了。
在劉茫看來,當堂警告,口頭訓斥一番。最多再罰千錢也就是了。人家審氏族人和豪奴已經被揍得很慘了,不問罪卓鹿已經算是明辨是非的好官了。
這好嘛,不光當街被一個女子“群毆”,還要被當堂“竹筍炒肉”,更要交百倍罰金!也難怪審氏族人暴怒,國罵出口。
豎子直接翻譯是“小子、童僕”的意思,但實際更接近“狗崽子”這樣的語境。家公是父親的意思。這句翻譯過來相當於,你這狗崽子怎麼敢給你爹定罪!
古人罵人語句被史書記錄不在少數,只是因為時代久遠,語境變遷。很多文言文髒話,後世之人不容易一下子看得出來。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紹,因為生母不是正室,在注重嫡庶的古代很是忌諱別人提及此事。一句“爾母婢也”必能將他氣得下跳腳,上冒煙。一般人會覺得這句意思是你母親是婢子。實際語境等於在罵你這個狗雜種。
諸如彼其母之、令無恙乎雖是後世玩梗演繹,但也很接近其語境了。劉茫見審氏族人高聲怒罵,暗自一笑,這貨蠢的可愛。這縣尉明顯在針對他,還要送人頭!
“藐視公堂、咆哮縣衙、肆詈本官,按律:笞刑四十,黥為城旦,罰處百金。即刻施行!”縣尉仍然面色平淡的看著審氏族人,一字一頓的言道。
果然不出劉茫所料,縣尉就是在刺激這個審氏蠢人犯更大的錯,好定更重的罪!黥為城旦實際是兩個刑罰,黥可以理解為在臉上紋身刺字,城旦是罰去做修築城牆之類的勞役。
若是律法更為苛刻的秦朝,辱罵官員被斬都是有可能的。也就是兩漢多次調整律法,以仁儒理念治國才降低了刑罰烈度。
堂下衙役不敢耽擱,當即按倒審氏族人及眾豪奴開打!十幾個壯漢排成一列被打屁股,也是頗為壯觀了。
同樣被打板子,衙役更加照顧審氏族人,由一個最為強壯之人施刑。還沒打到二十板,一向養尊處優的審氏族人,已經疼暈過去了,血肉模糊!
至此,一起簡單的豪強欺壓民女的案子,以更簡單的方式告一段落。但劉茫也能想象得到,更大風波也在醞釀之中,巴掌大的縣城,暗流湧動。
縣尉吩咐將審氏族人羈押縣獄,將眾豪奴亂棍架出。卓鹿還想上去問怎麼處置她,見劉茫使了個眼色就沒亂動。
縣尉早就將兩人情形看在眼裡,他認真的打量過劉茫,心裡暗自詫異,只說了句:此案了結,餘人各自退出縣衙。
劉茫示意鍾媛上前帶著卓鹿出來,眾人迴歸客棧也不多言。懂的自然不會開口,不懂的也不敢多問。在客棧安頓好後,劉茫安排寄奴給縣尉送去名刺。
古代上門拜訪並不能直接去,尤其陌生人之間第一次正式見面。需要削木、竹刻字,名刺中寫明爵位、職位、籍貫、姓名、表字等,相當於後世的名片。
漢時這東西叫謁,漢末稱名刺,唐宋叫門狀,明清俗稱拜帖、名帖。在拜訪主人前送上名刺,一是表明身份,二是預約。
劉茫坐等縣尉回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