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章 禮記·《檀弓》三則,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曾子的急切。這些都和病危密切相關。到曾元嘴裡才說出危在片刻的病情。寫完曾子的話以後,結尾何等乾淨利落!在文字的剪裁上,他處極省,而童子的話卻有意重複兩次,這可以作為文章繁簡的適例。後來就把“易簀”作為人病重將死的代稱,可見這個故事影響的深遠。

第二則選自《檀弓下》,也有人就用首三字標題為《戰於郎》。這件事發生在魯哀公十一年(前484),齊國入侵魯國,在魯都(今山東曲阜)近郊的郎地激戰。公叔禺人(《左傳》作“公叔務人”)是魯國計程車(杜預注《左傳》說是魯昭公之子),看到有個人疲敝不堪,扛著器械躲入堡壘中休息,異常感慨,就說:“徭役太重了,賦稅太繁了,政治這麼糟,當大官的拿不出好主意,為士的不能為國獻身,這可要不得。我既然說了……”於是就和鄰居的童子汪踦一同參加戰鬥,都犧牲了。汪踦沒有成年,按禮只能照童子而葬。魯國人為了紀念他,想變通一下,拿他當成人一樣舉行葬禮,就去請教明禮的孔子。孔子充分肯定汪踦的行動,認為他能夠“執干戈以衛社稷”,當然可以不當未成年人看待。孔子這幾句話是全篇的中心,後世成為明訓。這個故事很簡單,作者的重點在表現公叔禺人特別是童汪踦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借重仲尼之言來加以充分肯定。在剪裁方面非常簡潔。一開頭點明事件,然後從公叔禺人的話中表現他言行一致的態度,也反映魯政的衰弛和形勢的危急。“與其鄰童汪踦往,皆死焉”,僅僅十個字就交代了結果,戰事完畢以後一類的敘述都省略了。跳到“魯人慾勿殤童汪踦”這一“越禮”的想法,汪踦戰鬥的勇敢,自不必言。孔子說明道理之後,自然是照辦了,這是必然結局,所以也不必交代。但孔子的回答是全文精神所在,所以寫得完整。古人尊重人都稱字,稱仲尼就是對孔子的尊重。

第三則也選自《檀弓下》,有人用第一句話題為《孔子過泰山側》,也有人根據中心思想稱為《苛政猛於虎》,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明顯受這則小故事的啟發。

第一句敘述故事的發生。古代上墳都要哭,是一種形式,不一定哀痛。“而哀”兩字直貫全文。先是引起孔子的反應,“式”是一種表示敬意的動作,兩手扶在車前橫木上,身體站立注意地聽著。孔子對有喪事的人家都非常重視,在聽的過程中,覺得哀痛異常,所以叫子路下車去問。重有憂就是有重憂。也有人主張讀重複的重,因為下文講被虎咬死了三代人。這個問話原是試探的。“而曰‘然’”的“而”字看似累贅,實際非常傳神,有不幸而言中的味道,表現孔子和子路對這個婦人的深切同情。婦人訴出自己的悲慘遭遇,連用三個排比句,一層重似一層。這時孔子已經親自下車來了,這個動作不必寫,因為“夫子曰”的直接對話,就表現了這方面的內容。三代死於虎,而偏偏不肯離開這個地方,只有一個理由,這個地方沒有苛捐雜稅。“政”的意思就是徵收賦稅的“徵”字。苛政原來多解釋為苛虐的政治,指當地的統治者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義亦可通。此篇行文之妙,沒有一句正面說苛政,而用虎患加以烘托,使人可以想見。孔子的幾句話是這篇文章的點睛之筆,而又是前面問答的邏輯結論。“小子識之”一句,看似閒筆,實與主旨密不可分。孔門之教目的在於為政,子路在“四科”中,與冉有歸於“政事”(《論語·先進》),是認為能辦政事的,所以孔子特別要教育他牢牢記住這件事所反映的道理。這裡不但表現出孔子對這位婦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而且反映出對廣大人民的關切,又看出孔子善於因時因地因人施教的特點。作者僅僅記了孔子這幾句話,讓人們自己去領悟。

《檀弓》的篇幅都很簡短,記言特多,但寥寥數語,情事畢現而趣味雋永,耐人咀嚼。古代一些散文家多勸人作文要學《檀弓》,可以醫治冗雜的毛病,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