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戰國策目錄》序,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原書而說的。這段交代非常簡潔,一目瞭然。目錄之書,這是必要的條件。
第二段用“敘曰”領起自己對劉向《戰國策序》的評論。文章分兩層,先揚後抑。至“其說既美矣”,為第一層,欲抑先揚。劉向用了上千字敘述的內容,曾鞏只用二三十字就能概括出它的主要精神,兩篇對讀,不能不佩服他行文的簡潔。“卒以謂”以下是第二層,也是本文批評的重點。這是針對劉向最後一段話說的,先用十幾個字概括劉向文章最後一段,然後加以判斷:“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這一層是這段文章的主旨。先下結論,然後再行分析,寫議論文常用這種方式,易引起人注意。
第三段以孔、孟來批評劉向。劉向自認為是信奉孔子之道的,所以用孔、孟和劉向對比,就更能看出“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的弱點。這一段分為三層,層層深入。至“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為第一層,從孔、孟所處的時代說到他們的堅持“獨明先王之道”的理由。這一層先說當時“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不可能重新復舊。用來反引孔、孟“獨明先王之道以謂不可改”的理由。這裡已經暗示“法”和“道”的問題。“豈將強天下之主”,一個反詰,否定了劉向“度時君之所能行”的話。“亦將因其所遇之時,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上一問是陪筆,這一句是正意。“而已”,說得非常肯定。所謂“先王之意”也就是“道”。這樣自然地引到下一層,闡明二帝三王治國平天下有變有不變的道理。先用“固殊”、“固異”說明堯、舜、禹、湯、文、武治理天下本來都有不同的“法”,用來反襯“而其為國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後未嘗不同”這層主要意思。《禮記·大學》裡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本”即指不變的“道”,“末”指可變的“法”。孔、孟“獨明先王之道”,所以要簡單而扼要地闡述一下“先王之道”的精神實質,然後仍然回到孔、孟身上:“二子之道,如是而已。”既肯定,又簡練。“蓋”字起為第三層,從“法”與“道”的關係,進一步闡明第二層的精神。這幾句話是對孔、孟治國主張的辯證的概括,“不必盡同”頂上文的“其變固殊,其法固異”,“不可不一”頂上文的“未嘗不同”。這幾句話非常精湛,“此理之不易者也”,說明是規律。然後回到孔、孟堅持原則,“豈好為異論哉”,用反詰否定;“能勿苟而已矣”正面肯定。所謂“苟”就是指放棄原則,投機取巧。“可謂不惑乎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句,和上段結尾正相對照。這一段議論精湛,結構緊密,環環相生,而又能開合自如,是這篇文章最精彩的部分,也看出曾鞏“長於經術”的特點。
第四段直接批判戰國遊士的危害,說明必須堅持正道,這和上段緊密相聯。第一句“戰國之遊士則不然”引起全段,說明和孔、孟相反。下面先分析他們的基本出發點:“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這和上段的“勿苟”正相反。“偷”就是“苟且”。接著用“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兩句對他們的表現做出高度概括。“其相率”句起,說明“得不償失”,亡國滅身的嚴重後果,然後說明“其為世之大禍明矣”,再慨嘆“而俗猶莫之寤也”,又回到劉向身上。這是本段的一大層,從理論到實踐批判戰國遊士的危害,表明其說不可從。“惟”字起是第二層和上一層對比,以申述第三段的論點,說明孔、孟等古之聖賢從來沒有用遊士之說來代替先王之道的,這樣劉向的“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的錯誤就不言自明瞭。從第二段到這裡,一方面申述孔、孟之道,一方面批判《戰國策》中所表現的思想的嚴重危害,以論證劉向文章中的錯誤態度。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既然危害如此嚴重,為什麼要辛辛苦苦蒐集整理這部著作?下一段就設為問答之辭來解決這個疑問,並闡述對待這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