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韓非子·自相矛盾,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先秦】韓非

歷山之農者侵畔[1],舜往耕焉,期年,甽畝正[2]。河濱之漁者爭坻,舜往漁焉,期年,而讓長[3]。東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4]。仲尼嘆曰:“耕、漁與陶,非舜官也[5],而舜往為之者,所以救敗[6]也,舜其信仁乎[7]!乃躬藉[8]處苦而民從之。故曰,聖人之德化[9]乎!”

或問儒者曰:“方此時也,堯安在?”其人曰:“堯為天子。”“然則仲尼之聖堯[10]奈何?聖人明察,在上位[11],將使天下無奸也。今耕漁不爭,陶器不窳,舜又何德而化?舜之救敗也,則是堯有失也。賢舜則去堯之明察,聖堯則去舜之德化,不可兩得也。楚人有鬻楯[12]與矛者,譽之曰:‘吾楯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3]。今堯舜之不可兩譽,矛楯之說也。且舜救敗,期年已一過[14],三年已三過。舜有盡,壽有盡,天下過無已者,以有盡逐無已,所止者寡矣。賞罰使天下必行之,令曰:‘中程者賞,弗中程者誅[15]。’令朝至,暮變;暮至,朝變,十日而海內畢[16]矣,奚待期年?舜猶不以此說堯令從己[17],乃躬親,不亦無術乎!且夫以身為苦而後化民者,堯舜之所難也;處勢而驕[18]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將治天下,釋[19]庸主之所易,道[20]堯舜之所難,未可與為政也。”

註釋:

[1]歷山:地名,在今山東濟南東南,也有說在今山東菏澤東北、山西永濟東南等,說法不一,相傳舜耕於此。畔:田界。[2]期(ji基)年:一整年。甽(quǎn犬):田間的水溝。甽畝,同“畎畝”,田地。[3]河濱:瀕臨黃河之處。坻(chi遲):水中的小洲或高地,漁人的立腳處。讓長:讓與年長者。《淮南子·原道訓》:舜“釣於河濱,期年而漁者爭處湍瀨,以曲隈深潭相予。”[4]東夷:中國古代對東方各族的泛稱。陶者:生產陶器的人。苦窳(gu yu古禹):器物粗劣。牢:堅固。[5]非舜官:不是舜所擔負的份內職事。[6]救敗:補救缺陷。[7]信仁:的確是個仁者。[8]躬藉:親身實踐。[9]聖人:指舜。德化:用道德的力量進行教育、感化。[10]聖堯:以堯為聖君。這裡“聖”是動詞,意動用法,下文“賢舜”同。[11]上位:指舜所居君主之位。[12]楯(dun遁):同“盾”,盾牌。[13]同世而立:同時存在。[14]已一過:制止一種過失。[15]中程:符合法規標準。誅:懲罰。[16]畢:完畢,指所有問題都解決了。[17]堯令從己:己,指堯而言,應屬上句。[18]驕:通“矯”,匡正。[19]釋:放棄。[20]道:行。

賞析:

本文選自《韓非子·難一》,題目為編者所加,主要批判儒者所提倡的尊崇聖賢的人治德化思想,提倡法家的法治學說。

文章一開頭寫舜在三年之內躬親化民,先後去幹耕種、打魚、製陶之事,解決了田界糾紛,培養了謙讓風氣,改善了器物質量。接著引出孔子的讚歎,突出了舜的救敗功績與儒家的德化主張。

在先秦時代,儒家為顯學,上述觀點與主張,在一般人心目中似乎是天經地義,無可置疑的。但儒家在無限美化聖君以宣揚德化思想時,卻留下了邏輯上的破綻。

韓非善於辯駁,筆鋒犀利。針對儒者邏輯上的漏洞,假託某人向儒者劈頭髮問:“方此時也,堯安在?”這位儒者只好回答說“堯為天子”。於是,韓非借某人之口分三層展開了批駁。

第一層,揭露儒者既“聖堯”又“賢舜”而在邏輯上產生的自相矛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