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 【宋】歐陽修《戕竹記》,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也說透,文章似乎可以結束了,出乎意料,作者又再加生髮——“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奇峰突起,境界大開。原來“戕竹”一事,只不過是用以折射大千世界的一面小小的鏡子。點睛結穴,戛然而止,是所謂實處還虛。大千世界,古往今來,究竟有多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戕竹”之事?還是留給讀者去思考吧。
這篇文章一般選本不大見,其原因大概是覺得它還不能反映歐陽修的“紆徐委備”的風格。其實,它也有值得注意之處。我們知道二十五歲的歐陽修,於天聖九年(1031)到洛陽任西京留守推官,“始從尹洙遊,為古文,議論當世事,迭相師友;與梅堯臣遊,為歌詩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宋史》本傳)。可見歐陽修的政治活動與文學活動基本上是同時起步的。這篇文章作於明道元年,也正是這個“起步”階段的作品。文中所述的為官之道,與他後來主張為政寬簡,注重實際,無疑是一脈相承的;那“推類而廣之,則竹事猶末”的看法,正可以解釋他之所以要贊助、參與范仲淹主持的革弊救民的“慶曆新政”。這篇文章不僅採用散體形式,而且內容直接議論時事,干預現實,這也反映了他的進步的政治思想與進步的文學創作,在“起步”階段就統一在他的實踐中。事實證明,他後來反對為文而文,反對“棄百事不關於心”的文風,也不是偶然的;而這對於宋代古文運動的勝利,則是至關重要的一點。這篇文章還顯示了這位年輕的西京留守屬官歐陽修的踔厲風發、不畏權勢的精神風貌,而且這種“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王安石《祭歐陽文忠公文》)。可見這篇短文,在表現上雖不能充分反映作者成熟期的文風,但對了解、研究作者思想、創作的發展,乃至作者的品格、為人,都是頗有價值的。這就是我們之所以說它值得注意的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