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章 【宋】周去非《鬥雞》,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雞,怎樣鬥雞,直到最後才介紹芥肩金距。以“金距取勝於其始”,季平子的雞先輸了,所以發怒。作者利用讀者急於破解古書難題的心理,逗引閱讀的興趣,表現出高超的敘述技巧。
文章雖不長,但層次井然,敘述詳實。作者先敘番禺人酷好鬥雞,表現有四:其一,雞“特鷙勁善鬥”,以見雞訓練有素。其二,飼養有法。其三,鬥打有術。其四,熱衷觀鬥,鬥雞時,不但觀者甚多,“如堵牆”,而且以黃金下注,鬥雞成為類似於鬥蟋蟀一樣的賭博。然後,集中筆墨分述養雞之法和鬥雞之術。寫鬥雞之法,先述鬥雞對雞的素質的要求,養雞之法都是據此提出的對策。文章從外在形體和內在性格兩方面寫鬥雞對雞的要求。毛、頭、足、身、目,是為形體。毛短而稀疏,可防止對方嘴啄;頭豎而小,便於攻擊;足直而大,站立更穩;身疏而長,以見健偉;眼睛深陷而皮厚,也是出於防衛需要。“徐步眈視,毅不妄動,望之如木雞”,是為性格,穩健強勁,堅毅沉著。這樣的雞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根據這些要求,番禺人有針對性地想出種種飼養調教的辦法。雞立草墩之上,是訓練足力。米置高處,是訓練頭和嘴。割掉冠{緌},剪刷尾羽,翎毛攪喉,掬米喂之,以水噴腋等等,都具有明確的訓練目的。因為鬥雞不是遊戲而是賭博,所以,主子們都命令雞死鬥,他們只考慮勝負,並不考慮雞的死活。雞鬥輸了,死路一條,鬥贏了也活不長。為了鬥勝,一些鬥法又應運而生。這是本文的重點。文章比較詳細地描寫了鬥雞的情景。鬥雞大致分三個階段,關鍵在最後一段,因此,前兩段略寫,第三段詳寫。這時已是生死之決鬥,主人不得再“抱雞少休”,任雞去捨命相搏。雞鬥一靠距,二靠啄,三靠芥子。先是用距奮擊,在距上裝有金屬的薄刃,奮擊之時,往往能斷敵之頭。奮擊疲勞之後,便改變戰術盤旋而相啄,啄得對方就牢牢不捨,並輔之以距。為了眯住敵雞的眼睛,削弱對方的戰鬥力,又把芥子藏在雞腋下,盤旋時伺機播撒。如此相鬥幾個回合,勝負生死便有分曉。作者並沒有描繪某一次雞斗的場景,似乎不夠生動,但由於運用轉述的方式,概述了鬥雞的具體經過和方法,因而,更加客觀和實在,具有很強的概括性,也更加簡潔明瞭。
《鬥雞》一文最為可貴的還不在於記述了番禺的鬥雞,具體介紹了芥肩金距之技,而在於深刻地指出了雞之鬥實是人之鬥。《左傳》所記季、郈兩家鬥雞,一用芥肩,一用金距,以武裝他們的雞,顯然都是有備而來;而季平子與郈昭伯的參與,便成為人間的戰事。發展到宋代,番禺的鬥雞已成為一種社會活動,成為人們鬥法、賭博的一種形式。作者敘述鬥雞,時時不忘在幕後策劃指揮的人。番禺雞善鬥,是因為“番禺人酷好鬥雞”,“其人飼養亦甚有法”。到鬥打之際,令雞死鬥,而決不顧雞的死活。主子們對鬥打都“各有術數”,勝時那些主子“喜見於色”。而芥肩金距更可見人用心的險惡,手段的歹毒。作者憤憤地說:“小人好勝,為此歹毒,使微物不得生,自三代已然。”這段卒章顯其志式的總結,包含了作者對鬥雞這一現象的深沉的思考,其中有對雞的憐憫,對鬥雞的厭惡,也有對小人的怨憤,對歷史的反思。那些興致勃勃地想在觀看鬥雞的過程中獲得快感的人們,讀到這裡,也許會與作者有同感吧。這正是《鬥雞》高出一般搜奇記異的筆記文章的地方,它已帶有現代雜文的色彩。這也表現了古代筆記文是一種十分自由的文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