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李白《峨眉山月歌》,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白《峨眉山月歌》

作者:【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1]不見下渝州。

註釋:

[1]一說“君”即指峨眉山月。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君’字即指月。”一說“君”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則詩中山月兼為友情之象徵。

賞析: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光皎潔。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方向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自四川蘆山縣,流至四川樂山縣入岷江。

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即寫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暗指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空靈。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離開家鄉後,對故土、故人有戀戀不捨之情。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飽含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由峨眉山至平羌江,再至清溪、渝州、三峽,漸次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的藝術形象貫穿了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催化劑。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包含了五處地名,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極其少見的。明王世懋《藝圃擷餘》雲:“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的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穿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且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