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宋】王安石《王逢原墓誌銘》,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逢原墓誌銘

作者:【宋】王安石

嗚呼!道之不明邪,豈特教之不至也?士亦有罪焉。嗚呼!道之不行邪,豈特化之不至也?士亦有罪焉。蓋無常產而有常心者[1],古之所謂士也。士誠有常心以操聖人之說而力行之,則道雖不明乎天下,必明於己;道雖不行於天下,必行於妻子。內有以明於己,外有以行於妻子,則其言行必不孤立於天下矣。此孔子、孟子、伯夷、柳下惠、揚雄之徒所以有功於世也。嗚呼!以予之昏弱不肖,固亦士之有罪者,而得友焉。

予友字逢原,諱令,姓王氏,廣陵人也。始予愛其文章,而得其所以言;中予愛其節行,而得其所以行;卒予得其所以言,浩浩乎其將沿而不窮也,得其所以行,超超乎其將追而不至也。於是慨然嘆,以為可以任世之重而有功於天下者,將在於此,予將友之而不得也。嗚呼,今棄予而死矣,悲夫!

逢原,左武衛大將軍諱奉諲之曾孫,大理評事諱珙之孫,而鄭州管城縣主簿諱世倫之子。五歲而孤,二十八而卒。卒之九十三日,嘉佑四年九月丙申,葬於常州武進縣南鄉薛村之原。夫人吳氏,亦有賢行。於是方振也,未知其子之男女。銘曰:

壽胡不多?天實爾嗇。曰天不相[2],胡厚爾德?厚也培之,嗇也推之,樂以不罷,不怨以疑。嗚呼天民[3],將在於茲!

註釋:

[1]無常產而有常心者:句中二“常”字,《孟子·梁惠王上》原文為二“恆”字,這裡當是避宋真宗趙恆之諱。[2]相:扶助。[3]天民:對於明道而能盡天理之人的尊稱。《孟子·盡心上》:“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

賞析:

撰寫“墓誌銘”一類文章容易犯的通病,不是枯燥呆板,就是揄揚過實,因而被譏為“諛墓”。王安石《臨川集》中,“墓誌銘”一類文章約有一百多篇,卻既無“諛墓”之嫌,又能因人因事謀篇,結構靈活,不拘一格,在唐宋八大家中能兼具韓(愈)歐(陽修)志銘文之長,被譽為“無體不備,無美不搜”(梁啟超《王安石評傳》)。關於這篇《王逢原墓誌銘》,王安石在《與崔伯易書》中寫道:“逢原遽如此,痛念之無窮,特為之作銘,因吳特起去奉呈。此於平生為銘,最為無愧。”可見他自己也認為是得意之作。王令(字逢原)卒於嘉佑四年(1059)六月初二日,九十三天後下葬,這篇墓誌銘當作於是時。

此文的獨特性和深刻之處,在於從哲學思想的高度來評價墓主。第一段的重點是“蓋無常產而有常心者”以下數句。《孟子·梁惠王上》有“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諸句,意謂沒有固定的產業卻有一定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只有知識階層能夠做到,而一般人若無固定的產業,也就沒有一定的道德準則,他們就會胡作非為,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王令(字逢原)則是這種道德高尚的知識分子。王安石在《與王逢原書》(其二)中稱讚他說:“既而見足下,衣刓屨缺,坐而語,未嘗及己之窮;退而詢足下,終歲食不葷,不以銖忽妄售於人,世之自立如足下者有幾?”王令自己也說“吾食無田,吾寢無廬,吾爨無芻,吾餔無菹”(《言歸賦》),即使這麼困苦,他也不去參加科舉考試以謀取官職,而情願輾轉於今江蘇高郵等地作一個清貧的教書先生,被譽為“文學德行俱出人右”(《淮南部使者邵必奏狀》)。他奉寡姊如嚴父,教孤甥如愛子,飢寒窮困,不改其守。關於王令的為人,當時還有這樣的傳聞,說他既見知於王安石,聲譽赫然,一時附麗之徒,望風伺候,高位顯官,日滿其門,對他阿諛奉承,而王令對此極為厭惡,便在家門上寫了這樣四句話:“紛紛閭巷士,看我復何為,來則令我煩,去則我不思。”(見《宋詩話輯佚》本《王直方詩話》)在墓誌銘裡,王安石雖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家聖女助我修仙

貓三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