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蘭Y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宋】蘇軾《黠鼠賦》,俠影美顏,德蘭Y,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黠鼠賦
作者:【宋】蘇軾
蘇子夜坐,有鼠方齧。拊床而止之,既止復作。使童子燭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1],聲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見閉而不得去者也。”發而視之,寂無所有。舉燭而索,中有死鼠。童子驚曰:“是方齧也,而遽死耶?向為何聲,豈其鬼耶?”覆而出之,墮地乃走。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蘇子嘆曰:“異哉!是鼠之黠也。閉於橐中,橐堅而不可穴也。故不齧而齧,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也。吾聞有生,莫智於人。擾龍伐蛟,登龜狩麟[2],役萬物而君之[3],卒見使於一鼠。墮此蟲之計中,驚脫兔於處女[4]。烏在其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餘者曰:“汝惟多學而識之[5],望道而未見也。不一[6]於汝,而二於物[7],故一鼠之齧而為之變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無失聲於破釜;能搏猛虎,不能無變色於蜂蠆[8]:此不一之患也。言出於汝,而忘之耶?”餘俛而笑,仰而覺。使童子執筆,記餘之怍[9]。
註釋:
[1]嘐(jiāo交)嘐聱(áo熬)聱:象聲詞,鼠咬物聲。[2]擾龍:馴服龍。《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古代有董父,能“擾畜龍,以服事帝舜”。杜預注:“擾,馴服之也。”伐蛟:擒蛟。登龜:古以為龜有靈,取以決吉凶,入宗廟,故曰“登”。《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命漁師伐蛟,取鼉,登龜,取黿。”狩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3]君之:謂做它們的主宰。[4]“驚脫兔”句:《孫子·九地》形容用兵之法:“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謂開始像處女一般沉靜,使敵人不注意防備,然後像逃走的兔子一樣突然行動,使敵人來不及抵抗。[5]識(zhi志):通“志”,記。[6]一:專心。[7]二於物:受外物干擾、左右。[8]“人能”四句:傳為蘇軾十歲時所作《夏侯太初論》中句,見《能改齋漫錄》卷八引《王立之詩話》,又見於蘇軾《顏樂亭詩》序和此賦中。[9]怍(zuo作):慚愧。
賞析:
這是一篇寓言式的詠物小賦。首段敘述黠鼠裝死逃脫的故事,次段寫作者悟出鼠的狡猾,感嘆為其所騙,末段由這件日常小事引出一番議論,從而說明了一個很深刻的道理:在所有的生靈中,人是最有智慧的,但智慧的充分發揮必須依賴意志的專一。倘能精神高度集中,用心專一,便能搏擊猛虎,役使萬物,而無所懼怕;如果精力分散,懈怠疏忽,就不免受外物出其不意的干擾,堂堂的萬物之靈便會陷入黠鼠的圈套,被一個小小的動物捉弄。可見成功來自專心,漏洞出於麻痺,從事任何事情都應該認真嚴謹,心無旁騖。
這篇詠物小賦,先寫一個極平常的小事——黠鼠逃脫的經過。從“有鼠方齧”到發現“聲在橐中”,到童子驚怪“中有死鼠”,到鼠“墮地乃走”,故事極簡單而情節又曲折有趣。黠鼠的作聲引人、假死騙人、乘機逃脫,童子的發現、困惑、驚怪與措手不及,都寫得簡截逼真,有聲有色,幽默風趣。
故事的曲折性重在突出一個“黠”字。由“蘇子嘆曰”轉入對這件小事的思考分析,先點明“黠”字,與題目相應,然後再剖析“黠”的表現:“不齧而齧,以聲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脫”。以下寫有生之物“莫智於人”,卻“見使於一鼠”,墮其計中,仍在渲染“黠”字,同時提出一個問題:萬物之靈的人為何墮一蟲的計中呢?接著以“坐而假寐,私念其故”再轉入更深一層的思索。但作者不是採用簡單推理和內心獨白,而是借睡意矇矓中的自我對話,來昭示為鼠所騙的原因,從而匯出帶有普遍意義的結論,說明了凝神專一的重要性。最後“俛而笑,仰而覺”,再喚童子出場,以人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