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尚花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九章 兵貴神速,大宋那些年,墨尚花開,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前,作為商人的柴榮,最喜歡的是以時間換金錢;

現在,作為皇帝的柴榮,最喜歡的是以時間換空間。

他想用十年的時間,打下一個大大的華夏。

這其實也是一個商人的心態,不過是從商業帝國轉換成了土地和人口(做生意賺的是蠅頭小利,肯定沒有“搶”來得快)。

為何叫“土皇帝”?沒有國土你是誰的皇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柴榮不是那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

後周顯德元年(954),南唐已經控制了江淮流域最富庶的三十五個州,成為南方十國當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版圖最大,國力也最強,南唐中主李璟最大的愛好不是開疆拓土,而是填詞作曲、風花雪月,且看他填寫的《浣溪沙》:

手卷珠簾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春色暮,接天流。

盤踞中原的後周皇帝柴榮跟他正好相反,俺書讀的少,您別忽悠我,他最不喜歡的是寫寫畫畫,他喜歡炫耀肌肉,耀武揚威。

柴榮一生最可圈可點的戰績就是:徵唐。

柴榮的目的不是滅亡南唐,他一時半會兒也吃不下這麼大的一塊肉肉,他要一點一點的挑著吃、涮著吃、蘸著吃、慢慢吃。

他要將南唐打服、打癱、打垮、打爛,順便再踏上一隻腳,讓它永世不得翻身。

他要殺雞駭猴,震懾他國,為北伐契丹掃除後患。

可見,李璟真正的“恨”與“愁”,應該不是流水落花春去也,而是大周鐵騎捲起的煙塵。

顯德二年(955)十一月,周世宗柴榮釋出討伐南唐詔書《伐淮南詔》,書曰:

淮地蠢材,竟敢抗拒大邦,盜據一方,越位稱帝。晉、漢時代,國家不安寧,而你們招納叛亡,共助凶逆。李金全佔據安崇,李守貞反叛河中時,你們大起軍隊,前往支援。壓迫侵奪閩越、塗炭湘、潭,至於與契丹來往,仗勢侵犯徐部,沭陽之戰,曲直可知。勾結契丹,進入中原成為邊患,結連並壘,實在是我們的世仇。罪惡難以指出,人神共憤。

在詔書中,柴榮著重指出以下幾點:

一、南唐是偽朝,李璟就是個偽皇帝,在政治上不合法;

二、李璟勾結契丹、北漢,企圖南北夾擊大周,這是我柴榮最不能容忍的;

三、大周憐憫淮南百姓生計艱難,准許過境進行糧食買賣,你李璟竟然將淮南百姓的救命糧據為己有,天理難容;

四、李璟氣數已盡,淮南軍民請速來歸順,否則一旦開戰,難免禍及自身;

五、柴榮向淮南各界作出承諾,周軍只打李璟,不打百姓,各界可安居舊業,不必驚慌。

雪中送炭人間少,錦上添花世上多。

正當南唐中主李璟手握柴榮的詔書,一籌莫展之際,他後方的吳越王錢俶得到訊息,派遣元帥府判官陳彥禧快馬加鞭前往後周,獻上貢品,臣服後周。柴榮讓陳彥禧帶詔書給吳越王錢俶,讓他率軍協助後周軍作戰,先在南唐的後方點上一把火。

此時淮河水勢很淺,趁著南唐防備空虛,柴榮先派了小股先頭部隊渡過淮河,搭建正陽浮橋。

《資治通鑑》載:“淮水西岸謂之西正陽,屬潁州潁上縣界,東岸謂之東正陽,屬壽州下蔡縣界。”

後周顯德二年(955年)十二月十七,柴榮派遣李谷為淮南前軍行營都部署(南征軍主帥),兼任廬州、壽州知州,忠武節度使王彥超擔任其副將,外加督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等十二名將領,帶兵殺入南唐。

柴榮特別交代李谷等人:“不犯秋毫,猶如時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那些年

墨尚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