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字之爭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一字之爭,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忠勇校尉馮國樑,平亂有功,今加封定遠侯食邑三千戶,散騎常侍,拜奮威將軍!”趙桓沉聲說道。
從一介校尉一躍封侯拜將,無疑是一步登天了,但對於馮國樑來說實在是水到渠成之事。先前趙桓沒有封賞的權利,光是獨領一軍討滅安南就足以讓他得到如此勳榮,如今只不過是算了半數的功勞。
馮國樑一臉傻笑摸著後腦,但他可不是真的看不透,這些封賞對於他之前的功績來說微不足道,但趙桓只給這些並非是要疏遠,反倒是將來要重用的意思,若是現在都封完了,將來再立下功勳可就沒什麼能封賞的了。
“嘿嘿,多謝殿下,多謝殿下!”馮國樑傻笑著朝趙桓拜了又拜。
而另一班領頭的馮義成也是捋著鬍子滿臉笑意,到了他這般年紀求的不過是兒孫富貴太平,如今老二靠著殺敵的功勳得了一個爵位,他們馮氏一脈算是徹底從嶺南走出去,開枝散葉了。
其他追隨趙桓的將領也多有封賞,例如蕭明遠從右衛將軍升任至輔國將軍,戰死的陸伯慶也追封其為車騎將軍,封一侯爵。但可惜他本人戰死,近枝的族人也被張叔仁殘忍殺害,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尋了陸氏的一個偏房子弟,過繼給陸伯慶承挑宗廟,不至於使其成為孤魂野鬼。
而同樣有功於大周的韓正言卻與之不同,趙桓以其識人不明,不能及時諫言的由頭將其從太傅之位降為了尚書左僕射,同時兼領吏部。
看似降職,但太傅這個官職卻是虛職,而趙桓給的這兩個職位卻是實打實有權利的。
封賞完功臣,趙桓伸了個懶腰,這才坐了多久就讓他略感不適,聽聞之前趙元宏若是遇上什麼大事,朝會開到晌午都是常有的事。
“這怎麼能忍得住?”趙桓小聲嘀咕道,下面的臣子是聽不到,但坐在上位的韓玉兒卻是一清二楚。
聽得趙桓發牢騷,韓玉兒忍不住撲哧笑了出來,聲如銀鈴般悅耳無比。
在韓正言說完後,其餘官員再無一人敢站出,正當趙桓要起身退朝時,韓正言突然輕咳兩聲道,衝身後說道,“劉少卿,是不是忘了什麼事?”
“啊,對對對!”韓正言身後的班列慌忙走出一人,他正是之前駐守朱雀橋的劉子然,趙桓將他俘虜後對他十分禮遇,不僅沒讓他從大理寺少卿一職上卸任,反而讓他兼任了禮部尚書一職。
沒辦法,張叔仁僭越稱帝,朝堂上不服他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六部尚書這類高官顯赫,但張叔仁對他們一視同仁,不服我就殺光你們,而後再換上自己的親信。
而趙桓入主金陵後這批張叔仁的親信自然是不能用了,但自家的班底還在邕州正朝著金陵趕路,為了不至於時朝廷暫時停止運轉,只能先趕鴨子上架,一個人領著好幾個頭銜,等到局勢穩定,再細分也不遲。
劉子然此時出列是帶著任務的,他看了一眼笏板上今日要說的話,擦擦額頭上的細汗道,“啟稟皇后,吳王殿下,大行皇帝已逝,按禮當為其上諡號,禮部這邊擬定了幾個,請吳王殿下過目。”
“唔......”趙桓接過劉子然的奏章,細細查閱起來。
此時的諡號還不是趙桓記憶中那般又臭又長,僅僅是兩字而已,短短兩個字卻足以囊括一人一生的功過。
禮部給出了三個諡號,若是按諡號解讀之法共分為上、中、下三等,正常來說擬的諡號都是美諡,但大周臣子皆知趙元宏不喜趙桓,為了能合趙桓心意特意給了惡諡。
對於趙元宏,趙桓實在沒什麼好印象,給他美諡趙桓並不樂意,他躊躇片刻道,“本王覺得這煬靈二字不錯,諸卿以為如何?”
聞言,下方百官皆是驚出一身冷汗,他們個個也算是飽讀詩書的人中龍鳳,自然多少了解一些諡號的含義。這兩個字實在不是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