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九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六章 再議國號,我在元末種糧食,清九玄,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來,移交給太史局。”
張陽泉揚了揚眉,道:“他肯獻書?”
宋濂走到一個書架前,指著書架道:“大王請看,第二排和第三排的書籍,都是何真所獻!”
張陽泉走過去掃了一眼,隨手摸出一本封面發黃的書本,只見封面上寫著“河防通議”四個大字。
張陽泉一邊翻看河防通議,一邊問道:“宋先生,剛才你和劉先生在說什麼?我好像聽到你在感謝他。”
宋濂感慨道:“這批書在運送過來的途中,就傳來何真叛亂訊息,兵部將這些書全部扣押!幸得劉兄出面,兵部才肯把書交還!”
張陽泉翻看書本的動作一頓,抬頭問道:“宋先生,你可知何真為何叛亂嗎?”
宋濂搖頭道:“臣不知道。不過無論他有什麼原因,既然背叛,那就應該處以極刑,絕不能姑息!”
張陽泉微微一愣,他原以為宋濂既然認識何真,又得此人獻書,定會替何真求情,卻不料猜錯了。
他想了片刻,問道:“你既認識何真,可知他為人如何?”
劉伯溫突然道:“大王,臣在處州時,倒聽說過何真的事蹟!”
“哦?說來聽聽!”
劉伯溫朗聲道:“此人原本在廣東路,河源縣擔任一處鹽場管勾。後來紅巾起義,天下大亂,他便棄官返家,組織一幫義兵,保衛鄉里!”
張陽泉默默點頭,元朝時期類似何真這樣的人很多,劉伯溫、陳友定、察罕帖木兒都有過類似經歷。
劉伯溫接著道:“後來東莞起義軍攻打惠州,被何真率領本地義兵擊退。惠州一個叫王仲剛的人聚眾起義,想佔據惠州,又是被何真領兵擊敗。他也被朝廷授為惠州州判!”
張陽泉道:“如此說來,此人對元朝忠心耿耿,所以才叛變了?”
宋濂點點頭道:“此人對元朝死心塌地,元將黃常投靠陳友諒後,他一直引兵拒守惠州,多次擊退黃常。”
張陽泉奇道:“既然如此,他是怎麼投靠我軍的?”
宋濂道:“據臣所知,陳友諒死後,黃常自稱廣州王,卻被方國珍擊敗。方國珍還未站穩腳跟,何真就領兵突襲方國珍軍,將方國珍驅離,自己佔據廣州。”
“後來我軍三路攻打湖廣行省時,李二元帥的大軍剛靠近廣州,何真便主動派人向我軍投降。”
張陽泉雙眉皺緊,道:“那就更奇怪了,此人若是忠於元朝,怎會向我軍歸降?又怎會將珍貴書籍交給你?”
宋濂搖頭道:“那臣就不得而知了。”
張陽泉找了張椅子坐下,細細思索了一會,問道:“何真性情又如何?”
宋濂道:“聽說此人性寬厚,以自家府邸為義祠,以自家田為義田,行辦義學,深受本地百姓愛戴!”
張陽泉吃了一驚,道:“難怪他能輕易拉攏三萬人反叛了!”
站起身,踱了幾步,道:“不對,從你的敘述來看,何真應該是一位義士。此人反叛背後,必有原因,需得徹查清楚,再平叛不遲!”
劉伯溫和宋濂對視一眼,眼中都多了絲笑容,齊齊拱手:“大王明鑑!”
張陽泉見兩人反應,忽然腦中一閃,醒悟過來。
這兩人故意不上呈國號奏疏,估計就是為了引他來太史局,讓自己看到何真進獻書籍的事,從而提及何真。
他們並不直接求情,也不為何真說好話,而是客觀敘述何真事蹟,讓他自己意識到這中間的問題。
張陽泉暗暗琢磨,這定是宋濂的主意,劉伯溫性子耿直,進諫絕不會這般大費周章、圓滑巧妙。
“對了,劉先生,宋先生,關於國號的事,不知兩位是何意見?”張陽泉目光從兩人身上掃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