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在當年十二月,於臨沮縣的章鄉(在今湖北省當陽市東北),父子一同被擒殺。至此,荊州七個郡中,除了北部的南陽郡還在曹操之手,其餘六個郡,已全部被孫權納入囊中,孫吳西部邊境擴張到三峽東口一線。孫劉兩家原來在荊州的利益分配格局,至此徹底改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過度的殫精竭慮,超常的精力透支,再加上本來就長期患病,呂蒙很快倒下了。孫權親自調動各種醫療手段和資源,依然沒有回天之力。同樣是十二月,呂蒙病逝在公安,享年虛歲四十二。他同周瑜一樣,為了捍衛國家的核心利益,把心血和生命,都貢獻在荊州這個大舞臺上。另外,在短短的同一個月中,交戰雙方的主帥級名將,即關羽和呂蒙,都相繼離開人世,這也堪稱三國名將交戰史上絕無僅有的巧合。

作為名將,呂蒙對國家的重大貢獻,是從此奠定了孫吳西半部領土的版圖格局。至於他的用兵才能,突出在兩點:一是與周瑜類似,既能進行謀略策劃,又能統領大軍實戰,是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的複合型軍事人才。二是在具體作戰時,一貫以智謀為先,注重巧取,智取,務求成本最低,犧牲最小,殺戮最少。綜合貢獻和才能,呂蒙確實可以評為孫吳主帥級名將的亞軍,僅次於冠軍周瑜。但是,如果以用兵上的投入產出比來評選,也就是從投入成本最低而產出效益最高來計算的話,他完全可以評為孫吳主帥級名將的冠軍。

我們的兵法老祖宗孫子,早就在他《孫子兵法》的《謀攻篇》中說過:“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說,即便是暴力性的戰爭,也應當儘量尊重生命,避免血腥的殺戮,體現人性的光輝。如果說,在殘酷無比的戰爭中,老祖宗都在倡導“善之善”的道義高境界,那麼在當今和平時期,思想觀念更為進步的現代文明社會,我們處理人際關係的衝突時,就更應當尊重生命,彰顯人性。但是很可惜,就連高等學府的大學之中,因為動輒以劇毒致人死亡,或者以利刃殘害生命。看來在人格的培養教育上,真的是該好好補一下課了。這正是:

回想祖宗高境界,如何後世愧前人。

關於呂蒙就講到這裡。下面要講孫吳主帥級名將的季軍陸遜。

主帥型名將第三名——陸遜

他曾經是孫策的仇家,後來卻成了孫策的女婿;他當統兵主帥時備受孫權的信任,後來當朝廷丞相時卻被孫權逼得氣憤而死;他的兒子也是統兵保國的主帥,他的孫子卻是西晉文壇的一代大家,三代人都留名青史……

一 猇亭奇功

現在進入我們視線的這位名將,他曾經是孫策的仇家,後來卻成了孫策的女婿;他當統兵主帥時備受孫權的信任,後來當朝廷丞相時卻被孫權逼得氣憤而死;他的兒子也是統兵保國的主帥,孫子卻是西晉文壇的一代大家,三代人都留名青史。他就是繼周瑜、呂蒙之後,孫吳的另一位優秀主帥陸遜。陸遜軍事上的第一次奇功,是在與劉備巔峰對決的猇亭之戰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大勝。那麼陸遜出任主帥的過程順利不順利?他又怎樣在艱難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最後又對三國鼎立的局面產生了什麼樣的深遠影響呢?

蜀漢章武元年(221)秋七月,稱帝三個月的劉備,出動最大兵力,組成超過五萬人的大軍,號稱八萬,東下三峽進攻孫吳,要為關羽報仇,重新佔領荊州。關鍵時刻,孫權挑選三十九歲的陸遜,擔綱主帥,統兵五萬迎戰。但是,陸遜上任後很不順利,因為部下的一批實力派將領,不服從他的指揮。大敵當前,這批將領竟然有如此舉動,原因是什麼?“三國探客”告訴你。

前面講周瑜時說過,孫吳的將領,按年資分為三期:孫堅時加入的算是黃埔一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