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遊的江段非常不同,確實有玄機,而且是大有玄機。

玄機,藏在江岸之上。此處兩岸都有連片的險峰山嵐。北岸的虎牙山,與南岸的荊門山,形成隔江對峙的險要形勢。特別是北岸的虎牙山一帶,崗巒起伏,溝壑縱橫,大部隊在此難以迅速行動和疏散,如果在此連片安營紮寨,將有遭遇火攻的巨大隱患。

玄機,更藏在江岸之下。此處的江岸,都是陡峭堅硬的山岩,與上游江段平緩柔軟的沙灘江岸,形成鮮明對比。乘船從江面上觀察,北岸虎牙山的巨大整體山岩,如同牆壁直下江流,相對高度在一百米左右,沿江綿延大約有三華里之遙。山岩呈棕紅色,間雜有白色斑紋,如同老虎的牙齒,故而得名。另外,此處的江面寬度,急劇收窄至七百米左右,只有上游江面最寬處的二分之一。所以現今宜昌市的長江公路大橋,就選在這裡架設。由於江面急劇收窄,導致此處的江流湍急洶湧。而以往的虎牙山下,還有與江岸岩石同一地質結構的大片礁石群,形成千年險灘,名為虎牙灘,不僅水流湍急,而且暗礁叢生,對往來舟船構成極大威脅。酈道元的《水經注》就說:“江水,又東徑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虎牙在北,此二山,楚之西塞也,水勢急峻。”上個世紀,國家整治長江航道,虎牙灘的礁石群被爆破清除,航道的安全才得以保證。由於江岸高峻陡峭,江流又湍急洶湧,暗礁密佈,船上的人難以停靠登岸,而岸上的人們也不能順利下行到江邊上船。筆者在實地考察中,曾經沿著陡峭的人工梯級,小心翼翼從岸上下行到水面乘坐摩托艇,發現自己的腳,幾乎要觸碰到前面那一位的頭頂,膽小者根本不敢下去。換言之,江中水路與岸上陸路之間的密切呼應和聯絡,在此處以上的江段,非常容易建立和形成,而一旦到了這裡,就完全無法做到。因此,陸遜在這裡,就把對方水軍和步軍相互策應和支援的強大陣勢,徹底打破和截斷,從而逼迫對方在北岸之上極為不利的地域,來與自己決戰。

陸遜利用自己在此長期鎮守因而熟知地理的條件,精心選定猇亭作為巔峰對決之地後,就集中全部力量,在此堵住對方去路,不再後退半步。此前,他已經做到了十六字戰略方針的前一半,即“擴大空間,誘敵深入”。現在該來做後一半,即“拖長時間,伺機制敵”了。那麼這後一半的實施過程,他做得順當和輕鬆嗎?

老實說,陸大帥同樣做得很不順當,很不輕鬆,因為他面臨三個方面的巨大壓力,用現今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壓力山大”。壓力來自哪裡?“三國探客”告訴你。

壓力,首先來自對手劉備。在猇亭受阻前進不得,水陸並進的陣勢又被打亂,劉備立即對錶現不佳的指揮系統加以改組,重新進行部署。前線總指揮由馮習擔任,稱為“大督”。先鋒官兩名:張南、吳班。吳班原來是水軍主將,現今降格為步兵第二先鋒,這就證明:劉備已經將原來的三路水陸大軍,改組為純粹的一路步兵,集中在猇亭岸上作戰。重組完畢,劉備開始頻頻發起挑戰。但是,任你劉備的將士在營前千般怒吼,萬般辱罵,陸遜憑藉有利地形,頂住高壓,就是不和你交手。於是,雙方各自四、五萬精銳主力,在此一僵持,就從春天僵持到了炎夏六月間!

壓力,還來自下屬的部下。《三國志·陸遜傳》正文,以及裴松之注引《吳書》都記載,當初陸遜主動放棄三峽東口的夷陵要塞,就引起眾將官的不滿,認為他骨頭軟,怕劉備,說是“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諸將不解,以為遜畏之,各懷憤恨”。現今雖然不退了,卻又在猇亭只守不攻,當縮頭烏龜,眾將官更加牢騷不斷:“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銜持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進攻劉備應該在當初嘛,現今讓他進入我們的地盤五六百里,相持長達七八個月,他把要害都守護住了,這個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釣系美人穿成黑月光之後

行雲飛絮

乾隆的皇宮歪傳

漫辰隨舊殤

帝尊甜寵,廢柴帝後馬甲掉了

金絲雀兒

全球災變:我召喚無限軍團橫推萬物

長亭白雪

國內民間小故事集

巨獸海天鬥羅

系統之渣女攻略

沐景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