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元年(196)七月初一日甲子,漢獻帝一行回到洛陽;

四十八天之後,八月十八日辛亥,曹操率軍抵達洛陽,把小皇帝搶到手;

九天之後,八月二十七日庚申,曹操就帶領小皇帝和朝廷官員,迅速啟程,前往東南方向自己地盤中的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在此建立臨時首都,把一切事情都辦好了。

這邊的曹操心中無比歡喜,那邊的袁紹心中卻無比氣惱。機會來了毫不上心,機會錯過又懊悔不已,這種凡夫俗子經常出現的毛病,在袁紹身上猛烈發作了。據《三國志》卷六《袁紹傳》裴松之注引《獻帝傳》記載,就在當初小皇帝離開長安後不久,袁紹手下的謀士田豐和沮授,就建議他把天子接到自己的行政中心鄴縣(在今河北省臨漳縣)來。沮授說:“挾天子而令諸侯,蓄士馬以討不服,誰能抗之御之!”後世常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淵源即來自於此。但是,袁紹聽了卻並沒有照辦。為什麼?一是因為他覺得小皇帝沒什麼利用價值,自己現今動輒就以聯軍盟主的身份號召天下,儼然就是皇帝的模樣,何須再弄一個小皇帝在身邊來給自己撐腰?二是因為他本人就有稱帝的野心,有小皇帝在身邊,反而會在自己今後稱帝時礙手礙腳。但是,袁紹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判斷錯了。曹操把小皇帝搶到手後,馬上就以東漢朝廷的名義,先提升自己為大將軍,然後賞給袁紹一個太尉的官職。袁紹得知情況,氣得七竅生煙。袁紹如此生氣,玄機在哪裡?“三國探客”告訴你。

原來,當時的中央官員,有內朝官和外朝官之分。內朝官以大將軍為首,日常在皇宮內部活動,與皇帝的關係最為密切,所以大將軍實際上是最有實權的決策大臣。外朝官,日常在皇宮外面活動,主要承擔行政事務,首腦是太尉、司徒、司空,合稱三公。賞給袁紹的官職太尉,雖然是三公之首,但是比起曹操的大將軍來,重要性明顯遜色,這是他無比氣憤的原因之一。但是更令他氣憤的原因,還在於兩人地位的戲劇性變化。在這之前,都是他向曹操賞賜官職,曹操的東郡太守、兗州刺史,都是伸手從他這裡討要到的。現今曹操小人得志,竟然居高臨下,給自己封官了,而且故意封了一個明顯不如曹操自己大將軍的太尉,是可忍,孰不可忍?曹操為何如此猖狂?就是因為他身邊有了小皇帝,當初我袁紹為何不搶先下手,把小皇帝抓在自己手裡呢?真是悔不當初啊!

於是,曹操和袁紹,打得一團火熱的關係徹底結束,就此反目成仇。但是,雙方還沒有立刻大打出手。原因很簡單,因為兩邊都還沒有把自己的後方安頓好。

在袁紹一方,他正在同北邊幽州的軍事強人公孫瓚一決雌雄,後方沒有安定,就不能安安心心進攻南邊的曹操。在曹操一方,他還急需掃蕩和消滅西邊的張繡,以及東邊的呂布,後方沒有安定,腳跟沒有站穩,同樣不能全力迎戰。於是,雙方的生死對決,就拖延到三年多之後才爆發。

東漢建安五年(200)開春,袁紹出動步兵十萬,騎兵一萬,進攻曹操,著名的官渡之戰打響了。此戰的具體戰況如何?又有何精彩的看點呢?

從一開始,雙方就顯露出與主帥個性密切相關的風格特色來。袁紹為人高傲而虛浮,所以像是在搞一場大型的現代商業營銷,聲勢大,排場也大。單是聲討曹操的一篇檄文,就洋洋灑灑長達千字左右,先從對方的祖父罵起,罵了祖父罵父親,然後歷數曹操本人的諸多罪狀。但是在具體的備戰工作上,既做得粗糙,又做得拖沓。

而曹操為人精明而實際,所以不玩虛的,而是認認真真在備戰措施上狠下工夫。當時雙方是以黃河的中下游為邊界,南岸是曹操,北岸是袁紹。早在前一年,曹操就在南岸地區,做了充分的實地考察和周密策劃,精心部署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在黃河沿岸,防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甜欲!被病嬌影帝撩哄得臉紅心跳

痞黑

[綜漫]小淺的煩惱

長治

王爺不想娶親

玉面小郎君

豪門真千金很暴躁

暗香漂浮

五零你好呀

婉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