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出身問題上,他為何會有巨大的心理陰影?時人對他的評價,有“亂世奸雄”和“亂世英雄”兩種版本,究竟哪一種最可信?曹操與呂布,有什麼樣的恩怨情仇?官渡之戰是如何發生的,具體戰況有何看點?
一 亂世英雄
三國多名將,正說也精彩。
本節講的這位,是曹魏身份最為特殊的名將,既是東漢朝廷的大臣,也是曹魏王朝的奠基者,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魏主帥型名將的第一名。曹操是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今天把他作為名將來講,所以只說他軍事上的戰功。在講戰功之前,先得弄清楚最初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具體來說是四個問題:在出身問題上,他為何會有巨大的心理陰影?為了消除陰影,他採取了哪些個性化的辦法?當時人對他的評價,有“亂世奸雄”和“亂世英雄”兩種版本,究竟哪一種最可信?他又為何要改弦更張,使用武力來開創自己的成功創業之路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在出身問題上,曹操為何會有巨大的心理陰影。曹操字孟德,東漢豫州沛國譙縣人氏。前面說過,當時如果某郡成為皇室親王的封地,則改成某國,此處的沛國,就是由沛郡改名而來。譙縣,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也是神醫華佗的故鄉。現今這裡還有多處有關三國的名勝古蹟,包括考古發現的曹操家族墓地。
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桓帝時的宦官,官當到“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中常侍,是皇宮中侍奉皇帝的隨身宦官,實權很大。東漢專權最厲害的宦官,有“十常侍”之稱,好比是“十魔頭”一般。至於大長秋是什麼官職,以往講三國的學者,大多沒有講到位。當時的制度,皇后、皇太后都有專門的代稱。皇后的專門代稱是長秋宮,所以這大長秋,就是皇后宮中的大總管。曹騰雖然不在“十常侍”的名單當中,但是他既侍奉皇帝,又總管皇后宮中事務,兩邊都操控大權,堪稱宦官中的大佬。只可惜被切除了生殖器官,沒有親生後代。但是,又當官又封侯,總不能斷了香火,於是曹騰抱養了一個兒子,取名曹嵩,就是曹操的親生父親。抱養了兒子,還得配上一個媽,所以曹大宦官又娶了姓吳的女子為妻,成為有名無實的夫妻。
曹嵩是從哪家抱來的呢?從多種證據來看,應當是從夏侯惇、夏侯淵的夏侯家抱來,這個問題今天不討論。且說曹嵩當官之後,弄出了一個轟動京城的大手筆。什麼大手筆呢?原來,昏庸腐敗的東漢靈帝,竟然在朝廷公開張榜賣官,明碼實價,一手交錢,一手交官。還可以賒賬,即到任之後官員把老百姓搜刮夠了,再來付款,但是清賬時要多交一倍的錢,相當於滯納金。頂尖的官職,朝廷三公之首的太尉,價格也最高,整整一個億。曹嵩出手闊綽,眼睛也不眨,拿出一個億現金,把太尉買來當了。要問他哪來這麼多錢,只消看他在這之前當過什麼官。什麼官呢?大司農。這大司農可了不得,是九卿當中最肥的缺,一手掌管全國的黃金、貨幣、糧食、布匹的收支排程,相當於後世中央銀行、中央糧食儲運倉庫、中央物資儲運倉庫這三個部門的大總管。所以一個億對他來說,實在不算什麼。可是這樣的大手筆,社會反響好不好呢?在這之前,還有一個崔烈,花了五百萬,買下三公之一的司徒,他的兒子崔鈞就諷刺老爸,說你這頂官帽好倒是好,就是銅錢的味道太大,這就是後世“銅臭”一詞的由來。崔烈花的錢,只有曹嵩二十分之一,已經遭到親生兒子的諷刺。曹嵩花天價來買頂尖的高官,其社會影響之惡劣,可想而知。
曹操出身在這樣的家庭,二十歲出頭進入社會和官場時,就免不了帶上巨大的心理陰影。你會問了,他家有錢又有勢,日子過得很滋潤嘛,為什麼還有心理陰影呢?原因在哪裡?“三國探客”告訴你。
原來,在東漢一朝,控制國家權力的,除了皇帝以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