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滅門大禍了!”
司馬懿這一面,在籠絡戒備王凌,而王凌那一面,又在幹什麼呢?
曹爽等人被誅殺之後,王凌心中大為不平。他倒不是同情曹爽,而是為年輕皇帝一再受制於強臣而激憤不已。作為領受曹氏四世之恩的元老重臣,他認為自己有責任興隆魏室,就同外甥令狐愚,密商興隆魏室之計。
令狐愚,字公治,幷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氏,時任兗州刺史,領兵駐屯於平阿縣(今安徽省懷遠縣)。平阿本是揚州屬下之縣,在揚州的州治壽春縣東北一百里左右。因抵禦東吳之需,故而令狐愚統領兗州的兵馬,借駐在揚州的平阿,協助壽春的王凌作戰。舅甥二人同時掌控淮揚重兵,具有支援曹魏皇室的實力和地盤。而令狐愚又曾經當過曹爽的主要幕僚,對曹爽之死深為同情,所以對王凌的想法一拍即合,極表支援。
舅甥密議後,認為興隆魏室之道,是在京城洛陽之外的合適地方,另外擁立一位年長而又有才能的宗室近親為君主,從而與京城的司馬懿相對抗。經過一番慎重選擇,二人一致選定了合適的物件。這個物件是誰呢?
物件,也就是被封為楚王的曹彪。
曹彪,字朱虎,乃曹操側室孫姬所生之子,魏文帝曹丕的異母弟。曹彪當年與曹植關係極好,兩人在京城聚會之後,分手各回自己的封國時,才高八斗的曹植,曾作長詩贈送愛弟,情意深摯,詞彩華美,是傳頌至今的名篇。其中的“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兩句,便是後來唐代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聯名句的原版。曹植關心曹彪,是兄弟情分使然,那麼王凌和令狐愚看中曹彪,又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當然是年長。此時的曹彪,已經五十五歲,確實夠年長的了。其次是曹彪有才,尤其長於文學。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曹彪的封地,長期在兗州管轄下的東郡白馬縣(今河南省滑縣東)。這不僅給作為兗州刺史的令狐愚,提供了接近和了解曹彪的有利條件,而且給今後擁立新皇帝帶來很大的方便。至於擁立曹彪之後的臨時中央所在地,則選在曹魏四個陪都之一的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即東漢獻帝時期的臨時都城。
嘉平元年(249)九月,高平陵事變之後半年多,令狐愚派遣親信張式,前往白馬縣看望曹彪。左右無人之際,張式悄聲說道:“令狐長官致意於大王,天下事尚未可知,願大王珍重!”
曹魏王朝,對宗室近親諸王的防範極為嚴格。他們只能住在各自的封地,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離開。在封地中,朝廷都設有專門監視親王一言一行的官員,例如監國謁者、文學防輔之類。他們視諸王為囚犯,諸王視他們如虎狼。此外,封地所在的州郡地方長官,對所轄區域內的親王也有監督之責。此次張式來白馬,表面上就是履行監督之責。曹彪此前就認識張式,從其神色中,立即領悟到了對方話語中的重要含義,就回答道:“請奉達令狐長官,吾敬領其厚意。”
張式圓滿完成任務,徑回平阿覆命。令狐愚很快把情況通報王凌,王凌隨即派出一位名叫勞精的心腹,到洛陽把計劃密告給長子王廣。王廣當時在中央的尚書檯任尚書,他見識深遠,做事穩健,很不贊同王凌的想法。他要勞精馬上返回揚州壽春,把自己的意見轉達給老爸。
但是,王凌自認為力量可以和司馬氏抗衡。加之他已年近八十,不趁現今精力還可拼力一搏,報效朝廷,今後就沒有機會了。因此,他不聽兒子的勸阻,繼續按既定計劃籌備一切。
當年十一月,令狐愚再次派張式到白馬與曹彪聯絡。張式還未迴轉,令狐愚卻因冬寒而突發重病,不幾天就病死在平阿。訊息傳到壽春,王凌好似當頭捱了一棒,半晌說不出話來。他會怎麼辦呢?
令狐愚之死,不僅使王凌失去可靠的支援,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