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逍遙津渡口,渡口上有座簡易木橋,連線肥水的南北。當孫權和最後一批將士,準備從北岸上船離去時,一直在城頭上觀察動靜的張遼,早就在等這一刻。他指揮一支輕騎兵,又飛快殺出城去,直奔孫權。孫權來不及登舟,趕緊上馬奔上木橋,到南岸去上船。等到孫權一過,衛隊趕緊把橋板砍斷,切斷通路。張遼一直追到斷橋邊,這才收住馬韁。要不是孫權的馬兒跑得快,手下的衛兵動作也快,當天他就變成為張遼的俘虜了。張遼熱情送別孫權之後,從此威名震動孫吳。現今合肥城中的逍遙津公園,風光如畫,是著名的三國名勝古蹟,可以在此領略張遼當年的風姿。另外,郊外的曹魏合肥新城遺址,也是考察三國軍事防禦設施的好去處。
合肥逍遙津之戰,張遼以七千人馬對抗孫權十萬大軍,是三國城池保衛戰中,以弱勝強的經典。他之所以能取得輝煌勝利,除了勇敢、謀略之外,做事細心,領會指令,知錯必改,提升自己,搞好團結,這些人性的閃光品質,同樣是重要的因素。綜合他一生的輝煌戰功和重要貢獻,他在曹魏的戰將型名將中,應當評為僅次於鄧艾的第二名。
縱觀張遼的一生,他成為曹操的戰將時,不多不少正好三十歲。從人性的角度看,在這之前,他跟的三個老闆都不行:丁原太平庸,董卓太殘暴,呂布又太反覆無常。老闆不行,他這個員工空有一身的本事,也沒有做出什麼拿得上臺面的成就。不怪他無能,怪他跟錯人,可見選對老闆,對自己的一生髮展很重要。到了三十歲頭上,張遼有幸跟了非凡的新老闆曹操,從此就開始大放光彩。孔子說:“三十而立。”立的意思,按照真正算得上《論語》權威的楊伯峻先生解釋,是指為人站得住,做事有把握。張遼跟了曹操,很快就在將領的行列中站住腳了,做出出色的貢獻了。從這個意思上說,用“三十而立”來形容剛好三十歲的張遼,就再合適不過了。這正是:
主人選對光芒放,而立之年出戰功。
關於張遼就講到這裡。下面要將曹魏戰將型名將的第三名許褚。
戰將型名將第三名——許褚
身邊的許褚心急火燎,也不管曹操同意不同意,架起曹操就奔往河邊的渡船上。剛剛才爬上船,馬超騎兵已經趕到岸
大智虎侯
曹魏的名將群體中,有一類特殊名將,人數不多,承擔的任務卻極端重要,就是充當曹操的衛士長。曹操在戰爭風雲中開創大業,碰到的危險局面多得數不清,全靠忠誠的衛士長排憂解難,否則性命堪憂,三國的歷史也要改寫。今天講的這位,是解救曹操次數最多的衛士長,大名鼎鼎的許褚。那麼許褚最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成為曹操的衛士長之後,解救了幾次曹操?解救過程有哪些精彩的看點?他為何會得到“虎侯”的美名?如果從人性的角度去觀察,他還有什麼樣的可貴品質,能夠給後世有益的啟示呢?
許褚,字仲康,東漢豫州沛郡譙縣人氏。譙縣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也是曹操的故里,所以許褚是曹操的小同鄉。曹操的小同鄉,還有華佗。現今的亳州市,還有多處關於曹操、華佗的名勝古蹟。甚至因為神醫華佗的影響,此處還是當今全國著名的中藥材集散地。
之前我們說過,古代史書中的傳記,素來重視家庭出身,先輩如果當過一官半職,照例都要寫上一筆。《三國志》卷十八《許褚傳》中,對於他的先輩,他的早年生活,都沒有記載,這就證明,他完全出自普通的草根家庭。
傳記中一開始,就說他長大成人的模樣,這模樣還真是非同一般。首先身材高,多高?八尺還有多。當時一尺是現今二十四厘米,八尺有多就是兩米左右。其次腰圍大,多大?足足十圍。圍是包圍的圍,一圍是當時的五寸,即十二厘米。十圍是一百二十厘米,相當於現今的三尺六寸左右。三是容貌雄偉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