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束;長達七年的前線實戰時期,從此正式開始。諸葛亮在漢中前線的七年實戰,是由攻防三部曲組成:1.謹慎初戰樂章;2.反覆調整樂章;3.冒險一搏樂章。至於三部曲的主旋律,分別是昂揚、努力和悲壯。

那麼第一樂章具體程序如何?又有什麼樣的特色和看點呢?

謹慎初戰樂章,主旋律是昂揚。只有一場戰役,即北伐的初戰。建興六年(228)的春天,諸葛亮派遣趙雲、鄧芝兩員將領,在東邊的褒斜道虛張聲勢迷惑對方。而自己則指揮主力軍團,突然進攻曹魏西邊的祁山,一時間,對方受到極大的震動。但是,擔任先鋒官的馬謖,因為實戰經驗缺乏,在街亭高山上建立營寨時,沒有考慮到水源供給問題,被曹魏大將張郃擊敗,造成戰局逆轉。諸葛亮被迫撤退,回到大本營漢中。這就是戰役的大體經過。

謹慎對待開局的初戰,乃兵家基本的用兵之道。諸葛亮的謹慎,突出表現在初戰主攻方向的選擇上。那麼他為何要把主攻方向選在祁山呢?

要想弄清楚諸葛亮的意圖,必須對軍事地理有所瞭解。當時蜀漢與曹魏的邊界,主要是在秦嶺的中段一線。邊界以北,是曹魏的關中地區;邊界以南,是蜀漢的漢中地區。東西走向的秦嶺中段,綿延好幾百裡;而穿越南北的山谷道路,從東到西,依次有四條:子午道、駱穀道、褒斜道和陳倉故道。注意褒斜道的斜,其讀音與“爺”字相同。前三條道路都非常狹窄、崎嶇、艱險,只有後一條陳倉故道相對平緩,但是偏向西邊,繞道較遠。當初劉邦從漢中出來與項羽爭奪天下,為了保險,走的就是陳倉故道。但是比起劉邦來,諸葛亮更加謹慎,以上四條道路都沒有選,而是選了祁山,其中玄機在哪裡呢?

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東北的祁山鄉,現今還有古代營壘等遺存,是當地的名勝古蹟。諸葛亮把初戰方向選在祁山,玄機之一,是祁山還在陳倉故道的西邊,距離曹魏關中的軍事重鎮長安,直線距離至少有七百里。這樣,就可以避開對方的重兵抵抗,具有避實就虛的好處。玄機之二,是這個方向的道路,比前面四條都更為平緩,有利於大量後勤物資的運輸。玄機之三,是這條道路的大部分,都在武都郡的範圍內。這武都郡雖然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但是人心並不擁護曹魏。後面講馬超時將會說到,武都是氐族的聚居地,十三年前因為支援馬超,遭到曹操的殘酷鎮壓,氐族首領竇茂的上萬人馬,全部被血腥屠殺。所以蜀漢軍隊在這裡通行,安全不是問題。但是,更重要的玄機之四,還在於祁山是通往隴西地區的孔道,而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就是想首先攻佔隴西,然後以居高臨下之勢,進一步向東攻佔關中平原,這樣就比較容易得手了。

總之,諸葛亮選點祁山,是他對初戰極為謹慎和重視的表現,從戰略上說並無失策之處。他初戰失利的原因,是在戰術上選擇先鋒官不夠謹慎,用了一個只懂書本理論而無實戰經驗的馬謖。換句話說,他把謹慎初戰徹底貫徹到了戰略上,卻在次要的戰術上疏忽了。戰術問題有時也會決定成敗,他的教訓很是深刻。

初戰遭到挫敗,諸葛亮當然要吸取教訓,改弦更張,於是北伐就轉入反覆調整的第二樂章,主旋律是努力。這一樂章的表演又是如何進行的呢?

調整,主要從主攻方向著手。第二階段前後經歷了四個年頭,主攻方向也調整了兩次。

第一次調整,是在初戰結束當年的冬天。諸葛亮統領大軍,從上面所說的陳倉故道,經過散關,對陳倉發起進攻。當時的陳倉縣城,在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郊,是曹魏關中平原西端的軍事要塞,位於祁山以東直線距離四百里左右。可見此番諸葛亮已經將主攻方向,調整到東面的關中平原,只是方位偏西而已。但是很可惜,鎮守陳倉的守將,是曹魏的沙場老將郝昭,事先就將陳倉城池修建得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