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分地盤,同時也產生了嚴重的利益衝突。後來雙方暫時性和解,以湘水為界重新分配地盤:湘水以東的三個郡,歸孫權;湘水以西的三個郡,歸劉備。以上雙方在荊州的這些恩怨糾結,前面講周瑜、呂蒙時已有詳細介紹。
暫時安定了東面的荊州後,劉備就在西面的益州,與曹操全力爭奪北面的漢中(治所在今陝西省漢中市),而關羽則留在荊州的江陵鎮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夏天,劉備攻佔漢中,當年七月自稱“漢中王”,正式在益州建立蜀漢政權的國家機器。在一片大好形勢下,關羽也在東邊進攻曹魏,要用輝煌戰功作為對大哥光榮稱王的獻禮。於是,圍攻樊城的戰役正式開打。
就在劉備稱王的七月間,關羽大舉進攻正北方四百里開外的樊城。這樊城位於漢江的北岸,與南岸的襄陽隔江相對。自從赤壁之戰結束以來,鎮守樊城和襄陽的曹軍主將,一直是曹操的族弟曹仁。曹仁考慮到襄陽位於漢水之南,容易直接遭受關羽從南面發起的進攻,就把防禦的重心移往北岸的樊城,以便依靠漢江的屏障進行防守。他本人固守樊城,另外部署兩員猛將於禁、龐德,率領重兵屯據在樊城的北郊,互成掎角之勢。
八月間,關羽的大軍剛剛把樊城包圍住,就接連下了十多天的傾盆暴雨,漢水猛然漲上江岸,地形低下的樊城一帶,平地水深五六丈,當時的一丈是二點四米,五六丈就是十多米,放眼望去一片汪洋。關羽不怕,他本來就有上千艘戰船,用來運送兵員和物資,因為從江陵到襄陽,有一大段漢江的水道可以利用。如今平地起水,關羽的兵馬立刻上船,由步兵變為水軍,安然無恙。但是毫無預備的曹軍可就苦了。
首先遭殃的是樊城北郊的駐軍。于禁麾下的七支分隊,地勢最低,營帳物資全部被洪水沖走不說,人馬也紛紛落水淹死。僥倖生存的將士,各自遊往高處逃命。關羽望見於禁本人爬上一座小山頭,立即乘坐大船包圍猛攻。于禁雖然曾經當過虎威將軍,名列曹軍異姓五虎上將第三名,這時也骨頭髮軟,舉手投降。關羽俘虜了于禁,迴轉船頭來再攻擊龐德。此刻,龐德率領手下人馬站在漢水堤岸的高處,頑強抵抗。從清晨惡戰到午後,龐德等人的箭完全射光,關羽指揮軍隊再度發起衝鋒。龐德支援不住,跳上小船準備逃進樊城。不料水急浪大,小船翻了,龐德落水,被對方擒獲。那龐德不愧是一條好漢,他的老上司馬超,堂兄龐柔,當時都在劉備手下效力,他卻堅決不肯投降。不僅不投降,而且在關羽面前站立不跪,大聲痛罵。關羽大怒,下令將其斬首。曹軍在樊城北郊的兵馬,至此全軍覆沒。據《三國志》卷四十七《吳主傳》記載,關羽俘虜了“于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戰果那是相當的輝煌。
緊接著,關羽指揮大軍圍攻樊城的城池。據《三國志》卷九《曹仁傳》、卷三十六《關羽傳》記載,洪峰的最高點,幾乎要淹沒城牆的頂端,城牆在洪水的衝擊下又不斷崩塌,城內的數千守軍危在旦夕。同時,關羽又派兵圍攻南岸的襄陽,曹操委派在這裡的地方官員,先後投降,連曹魏內地中心城市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附近也有幾個縣舉兵響應。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逼得曹操一度想把東漢的臨時首都,從許縣(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遷到黃河以北,以便躲避關羽的鋒芒。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眼看關羽就要攻下樊城和襄陽,從而取得完全的勝利,曹操卻使出一手絕招,來為自己救急解困,於是關羽後方的荊州大本營,倒先被別人佔領了。這是什麼樣的絕招呢?
曹操的絕招是三個字:請外援。外援是誰?就是江東的孫權。原來,這時孫吳的主帥,已經由呂蒙擔任。前面講呂蒙時已經說過,呂蒙早就在為孫權謀劃,如何襲擊關羽奪取荊州。就在準備行動之時,曹操派密使來了,而且還是來鼓動孫權去進攻關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