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節
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境;在東邊的荊州,關羽圍攻襄樊,聲威震動了曹魏的中原地區:總之,兩邊都是形勢喜人。但是,越是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人就越難保持頭腦的清醒。因為喜訊會令人興奮,興奮就會失去心境的寧靜;而心境失去寧靜,思考就不能深遠。用諸葛亮自己《誡子書》中的話來說,就是“非寧靜無以致遠”。因此,如果從自身去總結丟失荊州三郡的教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被重大勝利擾亂了心境的寧靜,所以沒有能夠考慮到荊州的隱患。怎樣才能保持心境的寧靜?古代的哲人提供了“養心”的秘訣,孟子就說“養心莫善於寡慾”。要想心境寧靜,必須先減少慾念。但是,勝利本來就是一種強烈的慾念,又如何能夠減少呢?看來只有對勝利持有通達的態度,既能受得起,又能放得下,才能恢復心境寧靜,從而思考深遠,在事業上更上一層樓。這正是:
面臨勝利須通達,欲上層樓且養心。
要想知道關羽在文化上演變塑造的形象,請看下節。
二 文化關公
三國的眾多名將中,只有關羽的情況最特殊,因為他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形象,即歷史關公和文化關公。大體說來,從歷史關公到文化關公的大變臉,經過了三個方面的演變和塑造,可以歸結為三個“化”字:一是在外表和內涵上的完美化;二是在身份和頭銜上的帝王化;三是在定位和本領上的神靈化。那麼這三方面的過程是怎樣進行的?是什麼原因推動了這三方面程序的發生?最後又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這一結果又有哪些特點呢?
先說外表和內涵上的完美化過程。在這方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雖然時間不是最早的,然而美化卻是最全面的,所以作用也是最大的。書中樹立起來的正面人物,君主群體的第一位是劉備,文臣群體的第一位是孔明。而武將群體的第一位,則非關羽莫屬。證據在哪裡呢?
首先是文字的分量。《三國演義》描寫關羽的文字分量,遠遠領先於其他三國武將。在現今通行本的全書一百二十回中,關羽的名字和頭銜,出現在回目的標題上,從而可以一眼判斷該回目就是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比如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第二十六回“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之類;以及關羽的名字雖然沒有出現在回目的標題中,然而正文內容實際上是以關羽為主要角色的,如第二十八回“斬蔡陽兄弟釋疑”之類,總共就有十四回之多。而其他三國武將,甚至是名將,最多隻有幾回。
其次是文字的內容。《三國演義》文字的內容,對關羽進行了全面的美化,這比文字的分量更加值得注意。
先看外表。開篇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中,對劉關張三人的外表都有描繪,其中關羽是:“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一是身高,書中武將中最高的九尺;二是鬍鬚,最有男子氣概的飄飄美髯;三是眼睛,最好看的丹鳳眼;四是眉毛,最英俊的臥蠶眉。最特殊的第五點是臉色,最具震懾力的紫紅色;所謂重棗,即重陽節時呈現紫紅色的棗。總之,外表的各部分都是最頂尖的。然而五點當中,除了美髯這一條,在正史中有確切依據之外,其他部分,都是羅貫中自己的筆下生花。至於為什麼會給他設計一張非常特殊的紅臉,下一節將會深入破解其中的玄機。
再看內涵當中的品德。一是忠誠,無限忠於漢朝,無限忠於劉備,這在書中有多處描寫,特別是第二十六回的“關雲長掛印封金”,寫他身在曹營心在漢,面對曹操的百般拉攏,毫不動心,依然要回到劉備身邊。二是仁義,懂得感恩,第五十回“關雲長義釋曹操”,寫他即使對待奸賊曹操時,依然選擇報恩,在華容道放他一馬。三是公正,不佔便宜,與黃忠鏖戰,黃忠戰馬失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