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節,三國名將:一個歷史學家的排行榜,方北辰,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每當吟唱起這首不朽名篇《臨江仙》,筆者都會湧起陣陣心潮:不僅因為這首詞的真正作者、法定的著作權人,就是筆者本人家鄉成都的明代大學者、狀元郎楊慎;更因為這寥寥六十個字,就把凝重的歷史滄桑、深厚的文化積澱,寫得雲淡風輕、令人神往。

三國是典型的戰爭時代,據筆者研究統計,整個三國時期的九十年間,包括醞釀階段和正式階段,參戰雙方出動兵力總計在五萬人左右的大型戰役,以及明顯在五萬人以上的特大型戰役,就有九十二次之多,真可謂年年有大戰,歲歲有烽煙。至於中小型戰鬥,更是難以計數。金戈鐵馬、血雨腥風,那是名將生長的肥沃土壤,所以在戰場上一展身手、各領風騷的名將,就成為三國這段歷史中,最引人矚目、也最令人好奇的一個大群體。本書要從其中挑選精英,逐一介紹,從而還原歷史的風貌,領略文化的風韻,感受人性的律動。選取標準是四個“有”:

一要有輝煌的戰功。戰功,必須出自歷史上的真實記載,因為這是正說三國,不是戲說三國。憑空虛構的過五關斬六將,移花接木的溫酒斬華雄,那都不能算。

二要有精彩的故事。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對這段歷史文化有興趣的讀者,普及有趣的歷史文化知識,而不是小眾性的學術研討會。故事不精彩,不如去聽評書,“話說劉關張三人來在桃園樹下,焚香結拜”,對不對?

三要有隱藏的謎團。不僅要講名將的軍事活動,更要探求事情的真相、隱藏的玄機,尤其是他們微妙的人性。筆者的學生,多年前就奉送本人一個雅號,叫做“三國探客”。今天我這個“三國探客”,就應當要講出一點新意,講出一點特色,講出一點不同的味道來。

四要有正面的能量。三國,那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過往,現今為什麼還要講?那是為了以人為鑑、以史為鑑,使我們大家吸收營養、獲得提升。講三國,誨淫誨盜不行,但是誨奸誨詐、誨邪誨惡,同樣也不應該。傳送正能量而非負能量,那是必須的。

以上四條,既是名將精英的選取標準,也是筆者對本書的自定要求。

三國的名將,大家都知道;三國的故事,以往也有名家講過,比如易中天先生。既然珠玉在前,筆者為什麼還要講三國、寫三國?底氣又從哪裡來?因為央視的百家講壇,要搞豐富欄目的新舉措:一個三國,不僅要做一盤菜,而且要做兩盤甚至三盤各具特色的菜,讓大家品嚐不同地方的風味,進一步弘揚百家講壇的百家爭鳴風格。因為講史好比做菜,三國這道食材放在這裡,做出什麼樣的味道可全在廚師。這在筆者的家鄉,好吃嘴兒滿街都是的成都,叫做一雞二吃,一魚三吃,是很受歡迎的,也很考廚師手藝的花樣。如果說易中天先生已經貢獻出一盤獨具湖南湘菜特色的毛氏紅燒肉,那麼本人今天就必須貢獻出一盤具有我們川菜特色的蒜苗回鍋肉。因此,筆者這次到北京開講,大有當年秀才上京趕考的意味。

不過,本人倒並不怯場怕考,原因是酒壯人膽,先已經有四杯酒墊底:

一是年已古稀,三十多年來一直在大學裡邊講課,可以說每一次講課都是一次考試,考了這麼多年,自然不會再怯場了。

二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專業性三國研究,這肚子裡邊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庫存和儲蓄,不會鬧饑荒,更不會臨時抱佛腳,去搞學術的轉手買賣。

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就開始做面向大眾的學術普及了,在臺北出版了六本三國風雲人物的通俗白話傳記。正好就在眼下3月間開講的同時,這六本傳記的北京版增訂本,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一併推出。因此,對於如何面向普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吞噬古帝

蘇辰蘇昊

花開葉同生

海拉的暗之森林

掌中人

叫我阿喵

渣攻寵夫記[穿書]

蜂蜜薯片

嘿我來教你談戀愛

唐三蕭

智者不入愛河,女配發瘋過活

三千幾許